关灯
护眼

第四十一章 暴力的后续

    “死伤一百六十多人!我亲爱的卫戍官阁下,你当时在吃狗屎吗?”柯比斯三世陛下怒不可遏地将那块沉重的青金石镇纸砸到谢菲斯的头上,万万没想到这个令他最得意的臣僚会在这么紧要关口捅出那么大的庇漏。

    柯比斯三世每到这时总会控制不住地咒骂,拜那位只会吃喝玩乐的先帝所赐,卡徒索的国政比恶魔沼泽的那些烂泥巴还臭还滥,算算他即位的十五年,净在查漏补漏,而且哪一次出漏子不是前朝遗留问题?卡徒索没亡在那位一无是处的先帝手里真是祖先保佑!他要是想到接手的是这么一个烂摊子,就不会……算了算了,现在想这个也没用!

    还有帝国的那些老吸血鬼们一个个只知道享乐和张大眼睛找他的麻烦,贡献没有还死把着权利不放,天知道他是费尽了多少心思才将帝都的守卫军握到了自己的手上?偏偏是刚刚尝到点甜头就一个接一个地出问题,不到一年政要接连被暗杀就让那些老家伙们步步紧逼。现在更离谱,连那些一根指头能碾死一大片的平民也来添乱造反!很好!真当他柯比斯·巴图是吃素的吗!

    皇帝陛下狠狠地灌了两杯冷茶,来回不停地踱着步子,将胸中暴虐的嗜血****勉强控制住,转头看到从刚才开始就一直单膝跪在地上,连额头都被砸破一个大洞都没动没出声的谢菲斯又是一阵气闷,差点一个控制不住冲上去踹他两脚。只是冷静下来的他知道这些事并不能完全怪到卫戍队的头上,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安抚好这个不多的死忠他的臣下,于是他尽量平和地问道:“查清楚原因了吗?”不等谢菲斯开口,他仿佛是才注意到他血流如注的额头,打开门连声催促人去请医官,并换了更加温和的语气:“先看看伤再说。”

    谢菲斯可不敢为着狮鹫偶然一现的温情而放松情绪,他掏出手绢捂住伤口,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惶恐说道:“不碍事的,陛下,我可以坚持。”他汇报了皇帝陛下目前最想知道的详情:“这次是两个佣兵团在佣兵公会里遇上了发生的火拼,起因是紫晶的人掳走了魔力源团长的侄子。魔力源至少有五个以上的魔法师动了手,造成了紫晶团五十人以上的死亡。”

    “魔法师?你是说还有魔法师参与了这次混战?很好,”柯比斯三世很快明白了谢菲斯的潜台词,咬牙切齿地道:“我每年给那个该死的学校那么多供奉,他们就这么回馈我的?!问了他们为什么没到么?”忆及同米耶斯布那帮老滑头们数次交手的新仇旧恨,柯比斯三世又开始失控了。

    “听说,负责那片区域的立安达魔法师阁下中午就不在办公室了。”谢菲斯瞥了眼皇帝的脸色,小心地措辞:“他出城去接他的老师普林斯敦阁下。”

    “那还有副队长呢?”

    “……副队长也是普林斯敦阁下的学生之一。”

    “……”

    深深埋下头的谢菲斯耳边清晰地听到了一声木头断裂的声音。

    ----------------------------------------------------------------------------------------------------------------

    如果艾米莉认真研读过卡徒索立国史,从异世来的她肯定会很快找到共鸣:这个国家在塞尔沃特大陆上是少有的从一开始实行选举君主制的国家,当时起义军推翻了统治了整个西大陆的专制腐朽的黑怀特旧王朝,并立下誓约每任皇帝均由选举而出,但这个制度延续不到五代就成了世袭制。

    米耶斯布的前身是起义军的士官训练学校,不少大能在战争结束后激流勇退接受王室的封诰转而到了学校教书,最多时拥有选举权的贵族们至少有大半在米耶斯布过着半隐退的生活,因此可以说这所学校无形中聚集了几乎能左右帝国前途的能量。也许当时的人们只是为了过上好日子而将反抗旧王朝作为获得生机的唯一选择,并怀着公正的心推出了认为对帝国前途最好的统治方式。但数代过去,先祖的意志早被继任者们遗忘到不知哪个角落里去了。总之,两百多年后,政变成功的巴图皇室与米耶斯布达成了数项协议。其中之一就是米耶斯布的特殊治安部队,即一旦涉及到魔法争斗的卡徒索国一向是由米耶斯布派遣的特殊治安部门负责维持秩序。所以说米耶斯布能成为全大陆首屈一指的学校,很大程度是因为它背后有着一个帝国的供养。

    千百年的光阴静静流淌而过,昔日疆域横贯整个西大陆的卡徒索帝国早已分裂成了无数个大小不一的国家,甚至到了今天其领土还不是其中最大,然而米耶斯布的命运一直同卡徒索紧紧地绑在一起,成了密不可分却又互相戒备的同盟,经过一千多年的累积,米耶斯布早已成了一个与帝国皇室不相上下的庞然巨物。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但它恐怖的实力使得数代皇帝对它又怕又恨,他们既对它无可奈何,可又不得不倚仗它强横的武力维持统治。

    快气疯了的柯比斯三世对付米耶斯布没办法,但一个小小队长的任免权他还是有的,更何况错还在对方。他很快签发了一系列命令:将渎职的原西岸特殊治安队长及其所属的十名魔法师解职收押,并以代职的名义火速安插了六名皇家魔法师替代了被抓捕入狱的立安达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