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章】 异玉隐情

    吴鑫自奔出教室后,当下右脚斜斜踏出,随即往后一拖。左脚却后退一步,身体便微转。转动之际,右脚又后退并至左脚处,然后左脚却轻轻右移,身子又是一转,旋即消失在校园。

    古樟旁的龙王庙内,一老一小盘坐于堂内。

    “师父!”吴鑫轻轻道:“徒儿最近总觉得不太对劲,今日赶来,做得是否太过于鲁莽?”

    “是啊!鑫儿,你怎么会这么不知轻重?万一让人觉察出来,可能会有意料不到的危机。”阿伯轻轻叹了口气。

    “鑫儿知错了。只是……只是徒儿在那个时候突然觉察出一股杀气,便用神识探知,不料一时看到了她胸前……突然间便觉得胸口烦闷异常,险些走火入魔,只好匆匆脱身而来!”

    阿伯轻轻一笑道:“鑫儿长大了,开始想女孩子了!”

    吴鑫慌乱道:“不是的,师父,真的不是的!……”

    “什么是不是的,这是正常的反应。不管男孩女孩,长大了自然就会的。别怕,但是你要沉住气,青春萌动之际,最易心浮气躁,稍有不慎,便有走火入魔之危!”

    “嗯,徒儿记住了!”吴鑫羞红了脸,心思有些不定。

    阿伯不说话,轻轻伸出手来,掐指一算,轻轻道:“鑫儿,咱们的师徒名分只怕将尽了!”

    吴鑫一听,急得睁开眼来,双眼欲泣低低道:“师父,你恼鑫儿了吗?你要是恼鑫儿,你就打我骂我,怎么惩罚我都可以,千万不要不理我。”

    阿伯一听,微微含笑道:“鑫儿!你没听明白师父的话!我只是说‘将尽’,没说已尽,我要是恼你又怎么会这么说呢?”

    吴鑫闻此,轻轻笑道:“师父,你刚才吓着我了。为什么说这话呢?”

    “鑫儿,你迟早是要离开师父的,再说师父老了,也活不长久了。所以师父刚才算了算,知你一年后便要面临冲关。只等你冲关成功,便是你出师之时!”阿伯轻轻道。

    “师父,徒儿永远不出师,永远培着师父,好不好?”吴鑫哀求道。

    阿伯轻笑道:“傻孩子!你不出师,师父怎么会知道我的好徒儿到底学到了些什么?修炼虽然重要,还需历世锻炼才能成就非凡。师父盼着你啊,将来好好为师父表现,别把师父的一把老脸都丢了!”

    “师父……”吴鑫知道师父心意已绝,道:“那徒儿一定加倍努力学习,定不辜负师父的教导!”

    “这才对吗!”阿伯呵呵笑道。

    “师父,我不明白为何我们可以很好的推算出他物的玄机却难以准确推断自己?比如说,我就算不出自己什么时候面临冲关!”

    “这就叫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人其实最难了解的便是自己!但是当你的心修、神修达到一定境界时,你便也能很好的推算自己啦!”

    “师父,当我有件事情想要去办,却不知道该不该去办的时候,我该怎么抉择呢?”

    “这个问题师父可回答不了你,这也就是你需要去历世修炼的原因之一。我们在很多时候都会面临选择,怎样去选择,如何评价选择,一方面要靠你所学尽量顺应天道,另一方面则靠你的实际经验去权衡,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顺应天道!师父,其实徒儿一直弄不明白。星象神算能知天命,晓生死,而行医则能起死回生。那么,当我们算到一个人即将死亡时以医道令其起死回生,结果那人势必死不成了。那么该分析这一现象呢?是星象神算不正确呢还是医术本身干扰天命呢?”

    “呵呵!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星象神算所知天命,只不过天命之势必然。而必然之中又蕴含偶然。天命之势,必然为主,偶然为辅。而医术之用则在于改变必然偶然之君臣主辅关系,使偶然成为必然,必然转化为偶然,从而向与原先不同的方向发展。”

    “那么,也就是说,星象神算所知天命,仅仅是天命最可能出现之情形,并不是天命本身。而医道其实就是改变天命,亦即逆天而行呢?”吴鑫问道。

    阿伯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坐着,闭目养神,其悠闲有如修仙得道之人。

    良久,“师父!徒儿想做一件事情,不知道可不可以?”吴鑫问道。

    “鑫儿!你还年幼,难得心境如此空灵淡薄。很多事情,很多答案要靠自己去领悟了,若一味依赖他人则永远没有长大的那一天。另外,过分压抑自己虽然能独善其身,但却不是生活全部。所以当你觉得有些事情非做不可时,先考虑一下自己会不会后悔。做了,就不要后悔!知道吗?”

    “嗯!徒儿明白了!”吴鑫答道,眼睛里透出一股奇特的光芒。

    翌日,吴鑫刚踏进教室,便见全班同学眼睛齐刷刷看着自己。吴鑫有些好奇,难道是因为昨天的事情?吴鑫不管,只是淡淡地冲大家一笑便坐回自己桌子。

    黄秀莹早来了,一直看着吴鑫,待他坐稳,轻轻道:

    “吴鑫!昨天的事情到底怎么样啊?”

    “怎么样?”吴鑫轻轻笑了笑,旋即讶然站起道:“你怎么还戴着那项链?”

    “怎么啦?这项链有什么问题吗?”黄秀莹从秀美的脖子上取下项链,脸红了:“你怎么知道我戴了?”

    吴鑫有些生气道:“我昨天不是告诉你了吗?”

    黄秀莹想了想道:“可是,家里人找了一个熟识的鉴赏家鉴赏过!不会有问题啊。这是玉含……”

    “……是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结晶。出自墓葬中人骨架的口部,是中国较早的玉含。使用玉含风,古代盛行。晋葛洪《抱朴子》:‘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吴鑫打断道。

    同学们都讶异起来,黄秀莹更是奇怪莫明道:“你怎么全都知道?”

    吴鑫叹了口气道:“你家人必以为如此是吗?其实这是块假玉!非但是假玉,而且其中含有极强放射性物质!黄秀莹,赶紧把这玉处理掉!”

    “那你告诉我你怎么知道我戴着玉,而且知道玉有放射性!”

    “感觉吗!我的感觉一向很灵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