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034章 熊五阳的生意经

    五年之后,星历2555年夏,雅丹城。

    雅丹城是一个人口只有二十万的小城,是属于中央帝国南部安远区的一个四级行政区。

    中央帝国的行政级别分为五级,一级行政区有六个,它们直属中央政府,分别是都上都城,东部横海区,北部朔方区,西区敕勒区,南部安远区,以及中部义武区。

    一级行政区设总督府,总督为行政区最高行政长官,由帝国皇帝直接任命。一级行政区下辖二十到三十个二级行政区,脑为都护,由帝国中央政府人事部直接任命。二级行政区以下,以中等城市或战略要地为中心,形成三级行政区,设专员,专员由总督任命。三级行政区下辖的小城,则是四级行政区,设市长。乡村就是五级行政区。

    雅丹所在的三级行政区地处高原山区,而雅丹城就是一座山城,在它的南面,是帝国的南部边界。所以,雅丹也是一座边疆小城。

    雅丹城的战略地位曾经十分重要,这是因为,与雅丹比邻的,是南越国。南越国是一个人口不到两千万的小国,曾经是中央帝国的一个附属国,一百年前,中央帝国战败,南越独立,随即成为苏克帝国对中央帝国环形包围圈的一个仆从国。因此,雅丹作为国防前线,被设为三级行政区。

    随着与中央帝国的崛起,南越国表面上与苏克帝国保持着缔约国的关系,暗地里,已经成了中央帝国的友好邻邦。

    雅丹城资源匮乏,交通通讯十分落后,一旦外部威胁消失,雅丹在帝国的地位一落千丈,沦为了四级行政区。

    雅丹城地势偏僻,群山环绕,它更像是个世外桃源,人们的生活节奏非常缓慢。外界无论生怎么样惊天动地的大事,都很难改变雅丹居民的慢条斯理的生活节奏。五年前的那一场生在兴义城的叛乱,甚至没有成为雅丹居民饭后茶余的谈资。在雅丹居民的眼里,兴义城离雅丹太远了,那里生的事情与他们的生活毫无关系。

    雅丹居民最关心的是丝纺厂。

    雅丹没有大型企业,周围农民多以养蚕为生,蚕桑业是雅丹的主要产业。雅丹城最大的企业,就是一家拥有四百名员工的丝纺厂。丝纺厂是国家控股企业,也是雅丹政府主要的税收来源。

    丝纺厂员工的工资收入,远远高于雅丹城的平均工资水平,能够在丝纺厂上班的,都是有点关系的人。而丝纺厂原则上只收女工,这样一来,丝纺厂就像是海绵一样,把方圆百里美女全部吸纳进来。美女如云的丝纺厂,吸引了全体雅丹居民的眼球,每天都有无数俊男守在工厂大门口,寻找接近美女的机会。

    丝纺厂为了安全起见,禁止厂外无关人员入厂,尤其是男人。厂里只有几个男性技工,负责水电维修。

    于是,有人专门干起了为小伙子们搭桥牵线的行当,当起了职业中间人,他们凭着自己在丝纺厂有点人脉关系,掌握了女孩们的信息,向王老五们兜售。若是有人看上了丝纺厂的哪位姑娘,便带着重金拜访这些中间人,若是中间人能玉成其事,更有重谢。一年下来,这些中间人收入不菲。

    熊五阳就是这样一个中间人。

    熊五阳四十八岁,身材粗壮,一脸横肉,留着络腮胡子。他是个土生土长的雅丹人,一辈子从没出过雅丹,对外面的事情一窍不通,对雅丹的人情世故却是了如指掌,对丝纺厂更是心如明镜。说起来,这还是因为他近水楼台先得月。

    熊五阳本来就是丝纺厂的老技工,在厂里干了三十多年,技术不错,厂里给他开的工资也很优厚,人也算本分。雅丹城里的王老五们请他牵线搭桥,姑娘们还挺给他面子,成功率挺高。做成了几对,熊五阳的名气就响了,上门求亲者络绎不绝,熊五阳收入大增,丝纺厂那点工资,他也看不上了,干脆辞职做起了职业中间人。这行当,只要丝纺厂不倒闭,就是一个铁饭碗,比在厂里掏下水道好多了,既体面又有钱。

    熊五阳说起丝纺厂的姑娘,如数家珍,姑娘姓名、籍贯、家里排行、父母职业,一口说出来,**不离十。在中间人这个行当,他的资历最老,俨然成了行业老大,其他中间人搞不定的姑娘,到他那里,一说就通。做了几年,熊五阳培养了几个徒弟,自己就收手了,在家里享清福。他的那些徒弟们,按月给他进贡,熊五阳坐享其成。当然,他也不是白收钱,要是徒弟们遇上搞不定的难题,还要恭请师父大驾出山。当然,要请师父出山,一般的礼金是拿不出手的。

    这天,天气不错,熊五阳躺在自家的葡萄架下,穿着小褂短裤,手里摇着鹅毛扇,眯缝着眼睛,身体随着竹凉椅缓缓摇摆,嘴里哼着小曲,很是惬意。

    “给师父请安。”身边响起一个毕恭毕敬的声音。

    熊五阳睁开眼睛,原来是大徒弟郝有财,躬身在凉椅边。

    熊五阳这个行当,说白了就是媒婆。可是,师徒之礼,倒是一点也不含糊。

    “什么事?”熊五阳又闭上了眼睛,懒洋洋地问道。

    郝有财躬身说道:“师父,徒弟恳请师父大驾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