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57章 拓宽人脉

    第二天一大早,郑奕晨如约来到村委会,已经有不少人站在空地上。

    驻村第一书记将一套文房四宝递到他手中,领着他来到一处。

    一张桌子,一张椅子,这就是他的阵地。

    没一会儿,四五辆车驶进村委会,有领导到来。

    原来这是镇宣传委员牵头的活动,除了随从人员,还有几个记者和摄像师。

    俗套的领导发言之后,政府中的人也加入到写对联的行列中,宣传委员也不例外。

    用来写对联的纸是现成的,本来就已经裁剪完毕,每个字都有“留白”。

    郑奕晨手中接过村民递过来的纸,铺好,问村民需要填在什么地方,而后用笔蘸了蘸墨水,开始写起来。

    围观的村民们纷纷惊呼,“写得真好啊!”

    越来越多的村民涌向这边,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

    不知什么时候,耳边传来一雄浑的声音:

    “好书法,真是行云流水,笔走龙蛇啊!小同志年纪轻轻就有如此功力,不错啊!”

    他抬头一看,原来是那位委员,“领导谬赞了,还需要多多学习。”

    驻村第一书记急忙说,“王委员,这位小伙子是我们村高材生,在滨海大学读书呢!”

    滨海大学是国内最顶尖的学府之一,在全国都能排得上前列,王委员自然知晓。

    主动伸出手,“不愧是滨大高材生,很不错的小伙子,家乡就是需要你这种人才来建设啊!叫什么名字?”

    “领导,我叫郑奕晨!”

    王委员示意他继续,就在旁边看起来。

    只是他越看越心惊,不仅仅字写得苍劲有力,而且写的内容就没有重过。

    他自然不知道郑奕晨脑海里照着写呢。

    现场组织的操笔手有十几位,中午十二点,就已经结束活动。

    最后,王委员也讨要一副对联,说是拿回去贴在大门两侧。

    午饭自然在村长家解决,郑奕晨也被邀请。

    本以为这小伙子就是一个书生形象,没想到一番交谈下来,王委员才发现他的不凡之处。

    能够与他们这些人自然交流而没有任何拘束,每个话题都能说上话,不得不说,这是绝大多数农村小伙难以企及的。

    王委员兴致盎然,与郑奕晨交谈起来。

    随着心灵更进一步,他向郑奕晨透露,镇里穷啊,特别是拆掉一片污染很大的工厂之后,都已经快揭不开锅。

    不止镇里,县里也一样,失去摇钱树……

    接着他举例,连镇上最好的初中申请开发学校管理系统的钱都没有,县财政拨款只有2万元,太少了,没有任何公司团队愿意接手。

    “唉,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郑奕晨眼睛一亮,自己可以上手锻炼锻炼啊!

    “王委员,在下有一个不情之请,我对开发管理系统很感兴趣,不知可否引荐一下?”

    惊讶地看他一眼,“小兄弟是学计算机的?”

    他摆了摆手,“不是,我的专业是车辆工程,只是计算机感兴趣,算是精通吧。不过请领导放心,我并非无的放矢,如果验收不通过,我不会收钱,这样也不会有什么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