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6章 两极反转

    肖毅听着众多代表的反对声,也是不着急,就这么看着他们。

    现场的气氛越来越诡异。

    那些站起来的代表反驳了一会,越说底气越不足。

    不止是托马斯得到了公司内部的授意,众人都是带着任务来的,无非是想要争取更大的权益。

    保马的吉姆脸色平静,看向肖毅道:“肖总,授权费用和单价我们都同意,但我们需要签下三年的供货合同!”

    肖毅淡定地点了点头,有了第一家,就会有第二家!

    吉姆的突然发言,让在场的众人脸色十分难看,说好的同盟,说好的共进退,到了关键时刻却是提前反水了!

    他们可是听说了水果手机的订单是一年一签,后面有什么变动真不是他们所能掌控的。

    特思垃的托马斯也接着表了态。

    托马斯的表态,直接是击溃了整个联盟,其他代表也纷纷要求签订三年的订单合同。

    原本还剑拔弩张的会议室里,突然一片和睦。

    赵燕等人也适时拿出了订单合同放在了众人跟前。

    这些日子,远航科技的员工已经习惯了递合同的动作,频繁的订单交易,也让众多员工斗志昂扬。

    整整五十家车企签订了三年的订单合同,光是特思垃一年20-30万辆汽车,就要200多亿华夏币的电池成本支出。

    少的企业也是一二十亿华夏币的订单。

    大合同,几乎都是数十亿的合同啊!

    不到一个月时间,远航科技收到了上百份大订单。

    长达三个月的合作,国内的动力电池公司也是赚的盆满钵满。

    远航科技与国内上百家动力电池公司的合作模式更加清晰。

    他们每生产一块电池,远航科技依旧拿走3%的授权费用。

    就拿外资手机厂商的订单而言,远航科技完全可以增设工厂独自吞下,但是肖毅依旧选择了订单下放给各个电池公司。

    当然他们会以国内售价卖给远航科技公司,至于远航科技公司卖给外资手机厂商多少钱就不属于他们所关心的。

    也有不少动力电池公司,不满远航科技高价售卖给外资公司,毕竟这部分利润他们没有拿到。

    但是更多的动力电池公司都坦然接受,也十分感激远航科技公司。

    毕竟吃着远航科技的巨量订单,利润率都几乎是100%,竟然还有人嫌不够?

    还要抢人家靠自己本事拿下的高价格的那部分利润?

    那确实是太过贪心了!

    当然这些事情肖毅都没有过问,他都交给了父亲肖克去处理。

    这一次的合作,光是授权费用,远航科技就拿到了150华夏币的授权费用,高达23亿米元啊!

    这个高额的数据,简直吓人!

    拿到那一摞订单的肖克,有些恍惚,一旁的王总等人也是满脸震撼!

    毕亚迪2017年的营收1000亿华夏币,利润才40多个亿。

    好家伙,远航科技只是卖个授权费用就能净挣100多亿,谁看着不眼红啊!

    不知不觉中,仅仅半年时间,远航科技已经成长为一个庞然大物。

    搞不好今年的营收将会超过毕亚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