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65章 当街耍流氓,阎埠贵社死

    各家各户把自认为是老物件的东西抱了出来,放在脚底下。

    大多是花瓶、青花碗、青铜器、陶器,字画没有,年头多早腐烂了。

    孙建安拿起一个妇女带来的花瓶,很精美,属于明代的民窑精品,能值点钱。

    又拿起一个白玉碗,有轻微破损,不过也能值点钱。

    随后笑道:“同志,就这两件吧,八块钱,那个陶罐子你还是拿回去装盐吧!”

    妇女顿时乐了,“小伙子,那快点给我钱吧!”

    孙建安掏出钱,点了八块交给她。

    随后从一个大叔手里接过一个青花瓷盘。

    一眼就认出是明代折枝花果纹盘,外口板沿下青花书“大明宣德年制”,景德镇官窑烧制的,好东西。

    “同志,你这个十块。”

    孙建安掏出十块钱给了大叔。

    “好好好!”

    一个盘子卖十块,大叔可乐坏了。

    “小伙子,你看看我这个东西值多少?”

    一个老头把手里的东西交给孙建安。

    孙建安拿起来一看,挺沉,居然是金器云鸟纹金酒注,笑道:“这件青铜酒注也不错,十二。”

    给了老头十二,把他高高兴兴打发走了。

    接下来,孙建安就挑值钱的收,好东西还真有,得到了三件官窑的瓷器,每一件都价值不菲。

    村民都是要钱,买衣服的还真没几个,实在是太穷了。

    东西收完了,孙建安跟村民要了一个麻袋,把瓷器用衣服包好放进麻袋里,足有半麻袋。

    “同志,以后你还来吗?”

    一个小伙眼中闪着精光,兴奋的问。

    孙建安把麻袋放到自行车后座用绳子拴好,这才看向小伙,“过个十多天还会来,只要是好东西,我都给高价。”

    心说,这些人不会打王爷墓,公主坟的主意吧。

    那我岂不助长了盗墓之风?

    罪过啊罪过。

    阿尼陀佛!

    对阎埠贵道:“三大爷,出发,我们去下一个村子。”

    阎埠贵看着后座上的麻袋皱眉道,“二驴,你坐哪呀?”

    “我坐大梁上。”

    孙建安坐在自行车大梁上,阎埠贵载着他出发了。

    孙建安要是一回头,两人能亲上。

    一个老头把小伙子放大梁上载着,那画面,贼带感!

    拉风style!

    村民望着远去的两人呆了!

    呆了值666。

    等到了下一个村子,阎埠贵连累带饿,都虚脱了。

    孙建安只好扶着他进了一户农家。

    里面是一对小夫妻,男的抱着孩子在烧火,女的正在做饭,往锅里糊棒子面锅饼子呢。

    孙建安扶着阎埠贵进了屋,笑道:“同志,我三大爷饿的虚脱了,能在你们家吃顿饭吗?我们给钱。”

    “嗯行!”

    男的倒是很痛快,一看就是纯朴的庄稼汉子。

    孙建安把阎埠贵扶到屋里炕上。

    “咣当!”

    阎埠贵往炕上一躺不动了,可累稀了!

    嘿嘿嘿!

    孙建安偷笑,这赚钱哪有那么容易的。

    他坐在炕上打量了一下四周,家徒四壁啊,就地上一个木柜,真够穷的。

    饭好了。

    炕桌上四碗稀粥,五个棒子面锅饼,一碟咸菜,一盘咸汤腌阳起葱,一盘咸汤腌婆婆丁。

    这时候,谁家也没菜。

    阎埠贵真是饿了,cei了三个棒子面锅饼,喝了两碗粥。

    孙建安只喝了一碗粥,在他看来,人家夫妻俩糊五个棒子面锅饼,可能连晚饭都有了,这下被阎埠贵消灭了。

    这时候家家都穷,就那么点口粮,都是精打细算的过日子,今天吃饱了,明天就可能挨饿。

    走的时候,孙建安掏出十块钱塞到小孩的手里,“给,留着买糖吃。”

    又给这对夫妻撂下两身内衣内裤,几双袜子。

    人家能留两人吃饭,这叫人情味。

    夫妻俩千恩万谢把孙建安和阎埠贵送了出去。

    出了门,阎埠贵朝孙建安伸出大拇指,“这事办的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