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64章 得人心者得天下

    伏生:茫茫禹迹,划为九州。

    李信:大禹治水十三年,足迹踏遍九州。

    “《禹贡》让我从小而知,华夏九州从何而来!”伏生自豪的说道。

    特别是看着身后的大禹治水,而这时候大禹就仿佛是一幅画一样,一动不动,记载在历史之中。

    虽然大禹已经不在了,但是他的事迹和精神却是被传颂下来。

    “晚辈,华夏为何一体?”伏生对李信询问道。

    既是想要考验一下李信,同时又是想要看看后世人对华夏一体的看法。

    李信看着伏生,看看后面的大禹,以及为了治水而奉献的人。

    “华夏自古就是一体!”李信铿锵有力的说道。

    “答得好!”伏生满意的回答道。

    对于李信的回答,显然非常的满意。

    “先生教得好!”李信能被伏生夸赞,还是很高兴的。

    毕竟没有伏生,就没有《尚书》。

    伏生:《禹贡》记载着大禹分定九州的历史。

    李信:《尚书》记载着几千年前的华夏。

    “所以我岂能不舍命护书啊!”伏生感慨道。

    “不能!”伏生的弟子们立马跟着回复道。

    “尔等能不铭记九州呼?”书院夫子询问道。

    “不能!”众多稚童回答道。

    “华夏儿女能不敬仰大禹吗?”李信感慨道。

    “不能!”

    “不能!”

    而这一次不只是场上的演员们在那呼喊着,就连台下的观众也是呼喊着。

    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前人做出的英勇事迹。

    可以说一篇《禹贡》就讲的人热血沸腾。

    但是在古代,书的文字可不容易懂,加上知识也不普及。

    因此伏生讲了一辈子!

    伏生也开始讲解起他讲《书》的原因。

    以前《书》也有很多,懂得人自然也不会太少。

    伏生壮年时为秦博士,只是秦朝焚书,天下《书》大都被毁,伏生所知只有国藏《书》一部,伏生存了一部。

    项羽入咸阳,一把大火,国藏之《书》化为灰烬,伏生所藏《书》或为仅存的一部。

    伏生可以说爱《书》胜过了自己。

    为了躲避兵火,带着书籍坐马车从咸阳回老家。

    只是中途遭遇了兵劫,他的爱子为了护《书》,被乱兵杀死。

    伏生与妻女颠沛流离,因为战乱,饿殍千里,他的妻子病重,一场大雪,女儿都险些被冻死。

    碰见了不少逃难之人,落难之人非常的可怜,又冷又饿,不少民众就想着将这些竹简书给烧火取暖。

    伏生妻子哭嚎向民众:“这一车《书》,是爱子以命相搏,才得以保全!”

    伏生妻子一路挨饿受冻,她觉得这一车《书》就如她爱子的性命,《书》已经比她的性命还要贵重。

    因此她哪里能不护书,晚上就气竭而亡,永远的留在那片荒野。

    “先生节哀!”李信由衷的说道。

    故事很感人,可怜了伏生白发人送黑发人,相濡以沫的妻子也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