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6章 儿子没了

    住院这段时间,张医生一直跑前跑后,悉心地照顾她,两个人彼此的好感越来越强,出院后,舒阿姨考虑再三,就同意和张医生交往了,和家里人打电话说了,母亲和其它人都没有提出反对意见,只有大哥让她再考虑考虑,舒阿姨说,已经等了这么多年了,都没有办法回京,希望这么渺茫,还是认命算了。

    就这样,舒阿姨和张医生很快打了结婚报告,批下来之后选了个日子,由单位领导证婚,请了几个熟悉的人,简简单单地吃了一顿饭,就算成家了。

    婚后的生活也算美满,很快儿子也出生了,舒阿姨也算是真的认命了,想着这辈子,估计就在这穷乡僻壤了。

    结果儿子五岁那年,女儿出生没多久,形势有了变化,原来转移到山沟里的这些厂子,有些该解散的直接就解散了,有些并入到城市里的一些大型国有企业,舒阿姨他们这个厂子,没有就地解散,一些技术人员和大部分干部,都很幸运的合并到江南的一个大型纺织厂。

    舒阿姨夫妻两人,原来的待遇保持不变,因为那几年纺织需求比较大,厂子效益很好,合并之后的福利反而提升了很多。

    但好景不长,改革开放之后,厂子的效益慢慢下滑得厉害,张医生这个时候提出,不如停薪留职,托人办个私人诊所算了,舒阿姨觉得,两个人都吊在厂里也没什么出路,两个孩子以后花钱的地方不少,开私人诊所说不定是条路,于是便同意了。

    张医生的私人诊所属于比较早的一批,生意好的不得了,家里的条件也越来越好,房子越变越大,全家从厂里分配的单元楼,搬到小别墅,儿子也很争气,上的是重点中学,周围熟悉的人都说,舒阿姨的人生像开挂了一样,但每次舒阿姨听了,都是摇头苦笑。

    事实上,生活条件虽然越来越好,但舒阿姨和张医生的夫妻感情却越来越淡,张医生天天有饭局,经常喝得醉醺醺地回来,有时还夜不归宿,两个人大吵了好几回,严重的时候,张医生还会实施家暴,舒阿姨经常偷偷的抹眼泪,最后实在受不了,提出了离婚。

    财产分割两人都没有什么意见,子女分配上分歧很大,儿子支持舒阿姨离婚也愿意跟着她,但小女儿不想父母离婚,也不愿意单独跟那一边,张医生的意见是必须一边一个,或者两个都跟他。

    僵持了一段时间,最后张医生不知怎么做的工作,小女儿转了念头,愿意跟着爸爸。舒阿姨还不知道,就是从那会开始,女儿心底埋下了对她恨意的种子,她也从离婚那一刻开始,永远地失去了女儿。

    离婚后的日子,平静了很多,舒阿姨娘家人那边除了打几个电话问问,也没有特别的表示关心,没有期待就没有失望和争吵,儿子也很懂事,学习上的事从不让他操心,每次考试都是名列前茅,周末回来还会主动做做饭,让舒阿姨很是欣慰。

    一个男人伤透了她的心,另一个男人又抚慰了她受伤的心灵,舒阿姨觉得离婚也是不错的选择,也庆幸没有给儿子造成不好的影响。

    但想到女儿,又开始落泪。离婚后去看女儿,女儿都是闭门不见,有时看到了,也是冷冷地说,都离婚了,还上门干什么?这些话,瞬间击碎了舒阿姨的心,她又开始后悔,当初的决定是否太草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