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61章 你有大欢喜女菩萨的潜力!

    段正淳风流归风流,但也是一个成熟的政客,知道该以江山社稷为重的道理。

    例如原着之中,慕容复彻底黑化后,威胁段正淳把皇位让给段延庆。

    但段正淳宁愿看着阮星竹,秦红棉,甘宝宝,李青萝被接连杀死,也没有舍弃大理的江山社稷。

    他宁愿最终陪情人们殉情,也不愿意段延庆这个前朝余孽和慕容复这个境外势力,威胁到大理国的社稷。

    说明段正淳还是知道什么是以大局为重的。

    段正淳一下就看穿,高湄能够成功的向自己儿子段誉自荐枕席,恐怕这里面离不开高升泰的谋划。

    而高升泰的心思,段正淳也猜到了。

    无非是谋朝篡位难度太高,干脆与段氏结为亲家,一如辽国的耶律家与萧家。

    高升泰有这样的想法,段正淳求之不得,自然要配合了。

    虽然高湄的体重能把段誉压得喘不过气,是真的“一树橘猫压海棠”。

    与高湄结合,会委屈段誉。

    但是与大理国的江山社稷相比,段誉受点委屈又如何?

    胖就胖嘛,关了灯总归是一样的。

    肉肉的,更有手感嘛!

    反正七年之痒后,杨玉环都能变成黄脸婆,提前熟悉一下黄脸婆,也是一种历练。

    想到这里,段正淳苦笑道:“高贤弟,犬子既然已经坏了令爱的清白,就不能不给令爱一个交代。”

    “这样吧,我会让犬子与令爱订婚,我们结成儿女亲家。皇兄,你看如何?”

    段正淳说着,看向保定帝。

    保定帝也松了口气。

    高升泰放弃野心,转而想让高家获得辽国萧家的地位,与大理段氏休戚与共,这对保定帝来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于是,保定帝说道:“我们大理段氏是讲规矩的,誉儿既然坏了高湄的清白,就必须娶高湄,还得是明媒正娶,高湄以后就是誉儿的正妃。”

    说着,保定帝又开始画大饼,对高升泰说:“朕无子,淳弟就是大理的皇太弟。朕这次回去,就会昭告全国,封镇南王为皇太弟。”

    “朕这些年研究一阳指,参研佛法,已经有入天龙寺出家之意。”

    “朕出家后,淳弟就会接任大理国君,届时誉儿就是皇太子,爱卿的千金,就是太子妃。”

    “也就是我大理未来的皇后。”

    “高家有匡扶社稷的大功劳,朕视高家,如司马家视王家。高爱卿,就是朕的王导啊!”

    “辽国耶律家与萧家世代联姻,休戚与共,大理段氏与高家,可一如辽国故事。”

    保定帝这番话颇有一些玄机。

    他前面的话,就是肯定高湄的皇后地位,实际上也是肯定高家的权势。

    后面说高升泰是自己的王导,那也是实话。

    王导是东晋的开国首功,琅琊王氏的族长,维护晋明帝的统治,对司马家有大功。

    当时民间有谚语云“王与马,共天下”。

    说的就是天下是琅琊王氏与司马家共同分享的。

    高升泰扶持保定帝上位,上明帝之所以“不乐为帝”,并不是真的不愿意当皇帝,而是被高升泰逼迫,只当了一年皇帝,就去了天龙寺出家。

    随后高升泰扶持段正明登基,是为保定帝。

    高升泰对保定帝来说,确实如晋明帝之王导。

    保定帝把高升泰比喻成王导,那是非常恰当。

    而最后,保定帝更是明晃晃的说“如辽国故事”,就是允诺满足高升泰的心愿,让高家成为大理国的萧家。

    以后大理国的皇后,就从高家出,高家就是大理国最强有力的外戚,没有之一。

    政治是妥协的游戏,很显然保定帝很会妥协。

    “臣高升泰,谢主隆恩!”高升泰大喜,连忙下跪谢恩。

    段正淳,段正明,高升泰三人相视一笑,都很满意,一切政治交易都在不言中。

    高湄也很高兴,对又躲在刀白凤身后的段誉说:“段郎,我从小就想嫁给你,终于得偿所愿!”

    但段誉就不高兴了。

    他伯父与父亲还有高叔叔,根本没有考虑过他的意见嘛!

    “娘,我不想娶高湄啊,我根本就不喜欢高湄!”段誉哭丧着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