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5章 准备育秧

    到了年初三这天,我们家准备请年饭了。由于我老爹的堂兄弟一共有八个,有两个虽然说是过继了,但在同一个村,一般吃年饭时都会叫上一起吃,还有就是各个堂兄弟的出嫁女儿回来时,也要叫上一起吃,因为她们回来都要给长辈送年礼的,像我老爹那样也是很多人都叫他做六叔的,因此也要送。至于小叔因为是和爷爷一起的,所以他是和爷爷收一份就可以了。因为人多,我又想和那些三大姑七姨婆的瞎聊,我就母亲说,饭做好再叫我,我回书房有点事。但回到书房后,我也安静不下来,因为那些客人到我们家的时候,都是要放开门鞭炮的,就这样,炮声就响个不停,我见没办法安静下来,只好到客厅和老爹他们一起招呼客人了。客人里面有老爹的五个堂兄弟和一个哥哥及一个弟弟。还他的两个堂姐及一个亲姐,还有几个出嫁了回娘家的堂姐(和我是同一个曾爷爷的)母亲和二伯母还有大堂兄和老婆几个女人在厨房忙着,今天来的人比较多,也要做五桌人的饭菜。大姑一家就要坐一张桌子了,还有二伯他们家也要坐一张桌,老爹其他的堂兄弟只收男人,没有叫家属,只是出嫁女回来的,那一定是叫上一起的,包括她地老公、孩子,这样的话人就比较多了。但这里每一年完年后都是这样请客的,是同族主要的几个亲戚间相互请。今年村里的环境相对去年好一点了,人们对于吃的东西也是肯花钱。每张桌都做了八个菜,有鱼有肉的,也有鸡肉,算是很好的菜了,也许是母亲他们知道我有那么多的存款吧,现在过年时候做的吃饭也是很舍得花钱啊,过来吃饭的亲戚都觉得我们家的菜真心很好啊!见到他们过来吃饭的吃得开心,老爹也觉得有面子。上了一点年纪的人都一样的吧。

    整个春节期间就是这样吃吃喝喝的快过完了,我有空的时候就一个呆在书房里想问题,主要是想那个大棚来育水稻的秧苗的事,因为其他事都没有那么的着急。梯形的果园已经在年前挖好了,还有相隔三到四米挖的长一米宽一米深八十公分的基肥坑也早就挖好,并调好基肥回填好,现在就等着一个月左右果苗到了以后,就可以栽上去了,鱼塘水库里的水现在还没有蓄好,也不用太早把鱼亩放进去,二十六个猪栏分成两排也以建好,在不是太远的地方修建了一个猪粪处理池,也就是把那些猪粪集中起来,再添加一些绿肥,加工成有机肥料,放到一个专门堆放肥料的大房子里面放好,等要用的时候才取出来用,鸡栏和鸭舍是分开,但隔得不远,鸡栏的门品朝着果园那个方向开的,而鸭舍的门就是朝着鱼塘这边开门。是的,这就是我的想法,也是这么样了。大棚育那个秧是有一定的要求的,首先,要保持一定的温度,这样的话,在我们这个不南不北的区域,也是不好办的一件事。因为天气还很冷,所以整个大棚还需要在晚上加温,也就是像当时种青菜一样。现在的青菜已经不多了,再有一周就可以摘完了。我把大堂兄叫过来,让他开始准备育秧了,让他找几个大木桶,到时把水稻的种子先用水泡一天,再撒到大棚里面的地里。一共有四十亩水田,每亩地要用六至八斤的种子,一共要备用四百斤水稻种子。还有就是让堂兄请几个人来,把那些空菜地改成一米左右的条形状,中间再挖一条小水沟以方便操作,再把水源引过来才可以。由大棚里的地刚种过青菜,因而地的肥力是足够的了,不用再加肥料进去。很快,堂兄世昭就把干活的人请过来了,就开始做事,一共有五个人,都是做农活的好手。他们用了两天的时间就把这四亩地由菜地改成了秧田了,把泡了一天的水稻种子均匀撒到秧田里,接着把水引进去,刚刚没过秧田的就可以了,做完这些以后,就把顶棚盖上,每天在早上十点至下午四点间把顶棚打开,晚上要加温到二十度左右,每天要做重复这样的事,做完这些事后,堂兄就会把人带到鱼塘的下游的水田里开始做犁田的工作,家里的牛现在就可以派上用场了。育秧的时间要三十多天,到后期天气就开始变暖了,也不用加温了,每天都有二十度了。在些过程,县里的农吏一直有跟着我们,把每一步都记下来,主要是大棚的育秧的前期工作是关键,成败都在前期工作。到了二十多天后,天气回暖时,就没有太难了,和平时的常规操作是一样的。这些事都做完了,就等着秧苗三十多天后移植到水田里了。这几亩的菜地还是要留下来的,因为到了种下一茬时也要提前育秧,怕到时成长期不到,天气就冷下来,对水稻的开花结果不利,必须保证水稻有充分的生长期,也要保证生长期的温度保持在二十度以上。

    我一边安排水稻育秧的事,另外一边,我把两个表哥要做的事也开始做了,首先,鱼塘的水已经蓄到一半了,就去购买了大约两万多的草鱼、鲤鱼、鲢鱼等鱼的鱼苗。因为整个农庄都开始忙了,老爹和世机堂兄一共请了三十个工人在那里做,果园那里安排了十五个,水田那边安排了五个人,而鱼塘、鸡、鸭、猪一共用了十人打理,整个农庄所有的采购物料都是统一让二强去做,而且是大批量采购,让采购的价格达到最低,但质量却也是要保证的。很快果树苗也到了,有柑、橙、李、还有一些柚子苗。果苗到了以后,我就集中全部人去种果树了,一共种了五十亩柑桔,二十亩柚子,二十亩杨梅、还种了三十亩的李子,这些果树种上去后最少也要三年以后才能收成,到丰产期要到五年果龄了。因此这前两三年收入只能靠下面的养殖了。这些事我都交给世机和老爹操心了,我只是抽空会过去看一下,现在把得力的人员都安排好了,我再去操心的话,那我岂不是白花了那么多的钱请他们回来?

    过完年后没多久,我的画本《神雕侠侣》已经全部交付给了江公子,这本画本一如既往的受到欢迎,江公子也是用同时发行的方法来操作,以杜绝别人抄袭的可能,因为我们的画本都是一两天就可以销售完毕了,至于以后其他要抄袭再出版那也是没有办法的,因为我们把前面的钱赚到手后就可以了,因为看话本也是贪新鲜的,那股新鲜劲一过,人们就没有那种冲动了。江公子也把这部小说的稿费也给了我,差不多有十万两了,我现在就有了十几万两的现钱了,除了做农庄投资要用一点钱以外,也不用太多的钱了,家里的房子刚刚建好也没有多长时间,不用再去修其他的房子,好像一切都在回归到平常了。江公子问我什么时候再写画本,我现在好像没有那种写作的动力了,和他说现在农庄那里事比较多,看是不是晚点再说?江公子很是不解,写画本赚的钱比农庄高多了,我为什么还是对农庄的事那么执着?我没有和江公子说太多,只是和他说:“大哥,现在我们可以说是衣食无忧了,但整个连江县、甚至于整个清州地区那么多的县,下面那么多的人现在还是有不少连吃饭也是个问题的,常年吃不饱饭的也是常见的。因此我现在做的这个农庄,说白了就是做试验的用的,看一下可不可找到一条路,让我们所有的人都可以吃饱饭。至于那画本的事,我会写的,只是慢一点,现在连续推出了两本这种非常规的画本,也该让人们消化一下了,你们也不用说不卖这类的画本,只是说在等一段时间才可以出第三本,你们可以先宣传也是可以,第三本也是前两本的续集,可以先把名字放到你的各个书坊里,并把一些人物的关系也可以放到书坊的简介牌上,让人们有个一期待,你就定在半年后发售吧!”听我这么说,江公子也是觉得半年的时间也不算太久,很快就会过去的了。

    过了一个月的时间,我们珠三角农庄的水稻秧苗终于可以移植了,这其实是比村里其他人家的水稻早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因为村里的各家各村现在才刚刚泡了种子,准备育水稻的秧苗。村里的都觉得好奇,好多人都过来围观,当然我们的族兄县丞世潮也带了几个过来了,见我们家育出来秧苗果然是比传统育出来的秧苗还要健壮,因此也很高兴,让那个和我们一起吃住的农吏过来,纷付他一定要把整个过程记录好,再整理成报告给他。我见到族兄这么重视这件事,也觉得他很合适做这个县丞,因为他也是时时刻刻想着整个县人民的福祉。我就过去和族兄说:“大哥,你不用担心的,按昭我们现在进度,过三个月后就可以有收成了,只要管理得当,亩产五百斤以上是没有问题的,”要知道,我们前世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产量可是亩产超过一千斤的,现在有个一半产量我觉得难度不大。世潮听我这样说,也是很开心,就说:“如果是这样的,一亩水田一年产两茬,加起来亩产就有一千斤了”。我回答说:“是这样的,正常的话,第一茬的产量会比第二茬的产量低一些,因为第二茬水稻的生长期处于温度比较高的一个阶段,产量会高一点,我是估计加起来有个一千二百斤上下。”“这样就更好了,真的是这样,我们县的人民会是全国四千多万人口中第一可以吃饱的县了。”世潮接过我的话说。县里一行人在水田里参观一阵子后,又来到我们的鱼塘以及果园看了一下,才回去。因为要移植秧苗,世机就让其他地方工作的人都下去水田那里插秧,这样四十亩的水田有用了两天就做完了,我就和世昭说,这四十亩的水田的水稻责任重大,你一定要花心机去打理啊,要不然你的那个当县丞的族兄也不会放过你的。他听了这话后,就满口答应了要好好做,一定不负众望。

    回到家,又发生了一件让全家都开心的事,就是大哥可以订亲了。原来,过完年后母亲就找了媒人到那个李郎中家里提亲的,只是那个郎中出了省城办事,要一个月后才能回到来,因此家里其他人都不能作主,非要等他回来才可以。这不他回来后,听家里人说了这件事,觉得也还可以,就是大哥还没有考取功名,这一点不太满意,媒人打着包票说,过两个月的童生试,世飞一定会考过的,因为现在他在甲科学堂里的三个童生班水平也是名列前矛,加上这个杨夫子可是京城里有名书院过来的,还是个进士,可不得了。这也是我老爹和媒人说好的。也是是实,没有说得很夸张。对方听到这些信息后也就相信了,因这甲科学堂的名气现在可是连整个清州府都闻名的了,现在过完年后更是人满为患啊。很多近一点邻县的富户都想把孩子送过来就读,只是没有那么多名额了,这件事族长还专门过来和我说了,要不要马上把学堂再扩大?我就和族长说,这件事先不急,还在等今年的童生试过后再作打算,如果童生试不理想的话,我们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还是先不要想这件事为好。其他的则是可以加快去做的,那就是把学堂周边的配套设施,例如学府小区花园二期、甲科商贸一条街做完善一点。这些设施都搞好了,自然就会很多人过来了,同时也可以提高全村人的收入了。我们全家都为大哥订亲的事感到高兴,晚上就加多了几个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