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8章 农粮试验所

    这几天我天天日夜加班加点在写《三国演义》,皇天不负有心人,我这几天竟然把画本写到第五十六回:曹操大宴铜雀台孔明三气周公瑾。我感觉有点用脑过度了,好在明天就回工部上班了,也让我的大脑好好休息一下了。我想了一下,又把二强叫过来,问了一下这几天我不在工部有没有发生一些特别的事?只听二强回我说,“听说在营缮所旁边腾出一间大房子,说是给我们的农粮试验所用的,现在所正大人也已定下来了,也是我们营缮所出去的,叫林四平,和我们的吴大人好像关系特别好,在营缮所那里任所副的,现到我们那里任所正了,官也升了一级,和吴大人同级了,还有几个也是营缮所调过去的。我大致了解了工部现在的情况,心里也是安定一些。不知为什么,有些时候心里总是会无理由的担心一些东西,也不知道到是不是小时候的生活造成自己的心理不安全感。

    第二天,我就和二强一起回工部上班了,刚回到工部没有多长时间,就见吴大人从他的办公室走到开式办公室,并且提高音量说:“各位大人,我现在宣布一件事,关于我们营缮所的大事,”所有人都停下了手头上的事,静静的听吴大人说,吴大人接着说:“今天我们工部的农粮试验所就开始运行了,所正由我们营缮的林四平林大人担任,试验所分成两组,一组由虞世龙虞大人带领,负责全国的二季水稻的推广种植,另外一组由林大人带领,负责全国高新农作物品种的挖掘和开发。”现在开始,农粮试验所的官员就在到他们办公室了。我和各位同寮行了一礼后,就和林大人一起带着那几个被分到农粮试验所的官员到了农粮试验所的办公室,里面和营缮所差不多,也有几间小的单独办公室,我选了一间作为我的办公室,还有几个正九品的副使、大使分到我的二季水稻小组,我也让他们的办公桌都靠近我的办公室边上。我们上班的第一天,我就把那几个人同时叫到我办公室,叫他们先坐下来,我就给他们分配了各自的任务。第一件事就是让人把当时世潮族兄上报的报告找出来,我先看一下,把其中可取的地方摘录下来,我再加工一下,把他做成二季水稻种植的说明书,并让人去印一千册出来,分派到各州府,用行政命令的方式下令全国推行种植二季水稻。第二件事就是让人在京郊附近找一块田地作为试验田,作为二季水稻种植的样板田,可供各地官员和农户来参观。第三件事就是和林大人商量一下,在全国出一个告示,让所有农户如有发现高产农作物,可以上报工部,必有重赏。于是我把我知道的前世的高产作物名字、形状、产量抄写出来,准备让人到沿海地区寻找。我和林大人说,“林大人,我知道的这些高产农作物,是我从一个海外番邦人士口中得知的,在我们地域之外万里之遥有个地方叫美洲,那里有一种叫马铃薯,一年也是可以种两季,每亩产量可达四千斤以上,这些马铃薯可以作粮食也可以作饲料,当然也可以当菜来吃,还有一种叫番薯的作物,亩产也有四千斤以上。只是这些东西不好储藏,不像水稻、小麦那样可以储藏几年也可以,但存半年以上是没有问题的,只是现在这些物种可能在我们国内还没有出现,因此只能沿海地区寻找,说不定那边有一些海外番邦之人把这些东西作为粮食没有吃完,我们找到后就可以作当种子,在我们的试验田上种植,再推广,这样我们除了有二季水稻可以增加我们粮食的产量之外,也可以种植一部分更加高产的马铃薯、番薯作为粮食的备用品。我们可以将可以储藏时间长的水稻、小麦储藏起来,如有什么天灾、战事就可以把备用的粮食取出来用,平时我们就可以多吃一些马铃薯、番薯,一样可以充饥是没有问题的。”林大人听我讲了那么多的高产作物,他的表情是目瞪口呆的,不敢置信,连忙问我说的是不是真的?我和他说这当然是真的,因为我见他们吃过,要不然我也不敢这样说啊!下午我和林大人说了一下,带了一个人到外面找一块田地做试验田。

    我们一行三人,让二强驾着马车出了城门,往东方向走了大约十来里,来到一个叫王家庄的村,只见这里地势平坦,空阔。旁边有一条小河潺潺流过,现在已经是四月底了,田里的水稻也已经是郁郁葱葱了,估计过一个月就可以抽穗了。在不远处路边的有间小茶铺,我们决定过去休息一下,喝一杯茶。这间小茶铺是修建在官道边上,可能也是为了方便过往客人歇脚,也许是王家庄的农户在这里修建的。我们把马车停好后,找到了一张空桌子下坐下来,只见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头走过来,问我们要喝什么茶,我问了一下有没有铁观音,他好像没听懂,我又说了一遍,这时他听清楚了,摇了一下头,说没有喝过这种茶,他们那里只有两种茶,一种是当地种的绿茶,还有一种是从西南方的平贵行省运过来的黑茶。我心里想,黑茶也许就是那种普洱茶吧,试一下就知道了,于是叫老板泡了一壶上好的黑茶,果然泡出来的茶和普洱差不多,只是味道很是一般,并没有达到好茶的品级。于是我又问那个老头:“老丈,你是王家庄的人吧,”“是的,官爷,你们一行人是出京办事?”“我们是工部农粮试验所的人,想在附近找一块田地做试验用,你们村有没有空的田地出租或者出售?”“你们是工部的官大人啊,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要问一下村长和里正才知道。”“这样啊,你有没有时间,可以帮我回村里找一下你们的村长和里正吗?说不定以后我们就是邻居了,”那个小老头答应了我一起回去找村长,他和他的老婆说了一下,就带着我们回村里了。路上这个小老头和我们说他姓王,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只是这个地方地多人少,基本上很多旱地都没有人耕种,而且那些水田就是种一些水稻后也没有再种其他作物了,水稻的产量不高,好多人都是种了一年的地还是刚刚够自己吃,所以村里面的人还是很贫穷,全村大约有四百多人吧,劳动力也就是一百多人。也有一些年轻脑子活的人到了城里的一些酒楼、旅馆做一些杂工帮补一下家里的进项。听到王老头介绍了他们村的大概情况,我的心里也有一点底了,觉得在这里做一个工部的试验农场也是可以的。没有多久,我们就到了村长的家中,还让王老头把里正也请过来,我让二强给王老头一百文钱作为跑腿的费用。里正和村长和我们见过礼后,我就开门见山和村长说,“我是工部新设的农粮试验所的所丞虞世龙,因为所里要找一块专门做试验用的田地,见到你们村这里的十分合适,故过来询问一下,你们村现在一共有多少水田和旱地,有没有可以出租的或出售的?我们大约要五百亩左右。”村长听了我的介绍,心里也是很想让我们在他们村做这个项目,起码这些田地如果出租了,村里还是多一笔收入的,现在好多的田地因为农作物的产量不高,人们都不是很想种那些田地,还不如到城里做事赚的钱多。于是就和我说:“虞大人,你们说的事,我们也是很想你们在这里做的,现在村里可以用来出租的田地和旱地可能也有一千多亩吧,你看一下可不可以全部要完?”“这样啊,我们工部报上去的只有五百亩,那些剩下的我先看一下,如果可以的话,我个人买下来。”村长听了也是觉得很惊讶,觉得我是不是有点傻啊,我看他们的眼光有点异样,于是就说,“村长、里正,你们也知道我们是工部农粮试验所的,我们现在正在培育各种合适我们国家土地生长的高产农作物,也许你们不知道,我在清州府的农庄种的水稻,亩产也是有一千二百斤上下,比你们这里的多了不止一倍吧,我们现在还在找两种亩产超四千斤的作物,而且一年可以种两季,这样的话年产量就有八千斤上下”。在座各人听了我的述说,皆觉得不可思议,这个世上真的有那么高产的作物吗?我见他们还是半信半疑的,于是又说,“我就是因为去年在我们清州府种植二季水稻成功后,才得到工部另眼相看,提拔到工部任职所丞的,要不然,我也和你们一样没有参加过科举的人,怎么会到工部做正八品官,”里正、村长想想也是这个理,因为里正也是考过了童生,后面考秀才没有考上才作罢的。我们又言归正传,谈起那些可以用来出租的田地。我和村长说:“要不这样吧,我们一共要一千亩田地,八百亩水田,两百亩旱地,如果可以的话,我们想买下来,这样对于我们在里面耕种也安心一点。”“如果在买下来的话,那我还是要和村民商量一下的,我一个人做不了主的”。我接着双说:“村长,我还有一个要求,就是这一千亩的田地,一定要连成一片,这个你们要想一下办法,让那些村民相互调换一下也是可以的。”村长回我说,“这个是当然的,他们来想办法,”后来我还是把我想法和村长说了一下,看一下可不可以把靠近官道那个方向的田地卖给我们,这样我们经营起来就方便一点。村长也答应了。

    我回了工部后,和林大人说了这件事,林大人让我去办就行了,到时候把所有手续办好后,再向上面申请款项。我回到家后,写了一封信给老家那边,想叫一个亲戚上来帮我管理这边我准备新买的农庄。我过两天,又去了王家庄找到村长,他们那里已经和村里的村民商量好了,同意把靠近官道的这边近的一千田地卖给我们,均价为八两五钱一亩,合计八千五百两,我让村长分两张文书来签订,一张是和我签订的工部购买田地的协议,一张是和我个人签订的购买田地的协议。然后让村长到县衙盖上大印,并且办理免税手续。县衙的知道我们是工部的农粮试验所购买的田地,当然也是理所当然帮我们办理免税手续。县令还一而再要请我们去吃饭,我们推不过,就把村长和里正也一起带过去,让县令以后要对王家庄多一点关照,起码不要整天过来骚扰我们两个农庄里耕作的人,县令也是满口答应的,还要我们在工部那里说一些好话,以后多多关照之类。我们也知道当官不易,也一口应承了。这件事办好后,我先把我买地的钱付给了村长,并让他开了收款收据给我。所里面的地款我和村长说申请下来,马上付给他,如果工部那里不买了,我就自己买下来,让村长放心。

    每天都是那样忙,我的《三国演义》写得有点吃力,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但还算好,现在前面两册在上次请假时已写完,和他们说好,叫他们一个月后发售第一册,以后每个月发售一册,分四个月售完,我第一个月写了两册,还有两册可以分成三个月写完也是可以的。很快第一月发售第一册的时间就到了,江公子这次因为听了我建议,在全国十五个州府同时发售,比以前的《射雕英雄传》多印二十万册,一共三十万册,每册定价一两银子,如果一次购买全套四册的话,可以打九折,也就是三两六钱就可以购下全套《三国演义》全本了。由于江公子亲力亲为,《三国演义》第一册三十万全部售完,且预定全套的人也超过五成左右。因此江公子这次一共收入近七十万两银子,我和江公子说,我的那部分稿费可以晚一点给我也可以,现在也不着急用钱,或者看一下我们两个还有什么可以合作的项目,到时可以作为投资金这样投入也行。江公子听了我的话,说等过两个月另外几册《三国演义》全部售完后再结账给我。我欣然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