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52章 矿产资源部

    第二天,我们回到州衙后,知州李阳就对外宣布在晋平州成立一个新部门叫晋平州矿产资源部,部长由晋平州判官虞世龙兼任。我接了李阳的任命后,就到了距州不远的地方找了一个地方作为资源部的办公场所,现在就等过两天取到村里的地契后,就到现场修建晋平煤矿工场。我把新办场所分成两区域,一个煤矿开采部,另外一个是煤矿开发部。两个部门的负责人都是由李阳从京城带上来的人就任。我把那两个都叫到我办公室,和他们商谈下步的具体工作,开采部的负责人叫李天一,是一个年约二十五的年轻人,这个人是李阳的同宗,读过童生,没有考上秀才。我和李天一主要谈的问题是如何开采平鲁镇的露天煤矿,一是采准备开挖工具,二是准备好运输工具、三是成品煤的储存仓库。开发部的负责人叫李天平,也是李阳的同宗,比李天一小一岁,没有考上童生,但书也读了有十来年。开发部我给他的任务是开发原煤产品的应用,还要修建一条马车专用大路由晋平州城的顾家湾码头直达到平鲁镇煤矿,设计一款运煤专用车。这样的事要一件一件来做,但先后要有个顺序。我画了一个前世常见的蜂窝煤炉具的图纸,让开发部的李天平在晋平州找铁匠铺打造五千套出来,放到州府材料成品仓库备用,至于运煤专用车,我设计一种车轮是用金属做轮毂并带简易金属轴承连接,这种车轮不但省力而且耐用。车厢设计了一种活动向下开启的门,方便卸车用。那条运煤马车专用路可以双向走四辆马车,而且要求是硬底的路面。开采部李天一那里的开采工具全部工具都要求是金属制作的,煤矿和仓库之间有单人手推车运输,因此要求仓库修建在距出煤点最近的地方。还有就是规划在平鲁镇找一块空地,大约两百亩左右,修建一个平鲁煤矿移民小区,让那些因为征地而没有地方可去的人入住。我把这些事都安排好后,又去找到李阳,叫他发信到京城工部的农粮试验所把我们预定的四万斤马铃薯、红薯的种子运送到晋平州,等到这里的冬小麦收完后,开始种上一季马铃薯和红薯。

    过了两天后,平鲁的里正和族长都过来了,李阳叫把他们带到矿产资源部找我,我问清楚情况后,就带了一队人下去实地核实土地的面积的大小,确认无误后。就让里正把村里大部分人都叫到村里祠堂,我当着所有人的面把十三万四千多两的银票交给族长,并且和他们说,现在开始村里面的山地、水田都属于我们州府的了,他们可以住在村里,也可以搬到平鲁镇上新建的平鲁煤矿移民小区,但是没有那么快,要等到过年后才可以搬,如要不搬出可以,但是这里已经没有了田地,到时个如果愿意的话,可以优先进入晋平州矿产资源部的平鲁煤矿开采部工作。李天一带了在大约三百个人进驻了平鲁煤矿现场,分了一部分人修建两百亩的大型储煤仓库,还有一部分修建运煤马车专用路,还分了一部分人修建平鲁煤矿生活小区,人员不够的部分让族长通知村里的村民如果愿意也可作为临时的性质进去工作,工钱和晋平州的散工一样。移民小区那里打算分三期来建,小区期打算修建三房两厅一百套。但是三期的土地全部购买下来,建用的砖打算就在矿区旁边修建一间红砖厂,在那些靠近矿区水田里建砖厂,用我们前世常用烧红砖的方法来烧制红砖。因为现在有了煤,要烧制红砖实在是太简单了。移民小区的修建还是交给李天平来做,因为这里天气较冷,我想到房子要修建成带暧气的,这样就在修建火墙了,每一套房子都是带火墙的,而且火墙要通到各个房间去,入火口除了厨房的灶台外还要在户外加多一个入火口。我画了一份简单的示意图出来,交给李天平,让他交给工匠按图来建。房子里面的灶台都是按蜂窝煤灶台来修建。

    就这样我们平鲁煤矿各项工程都在风风火火的开工了。我让李阳和我一起到工地实地参观砖厂的运作,现在的砖厂有工人两百人,其中打砖的工人有一百人,打煤饼的工人有四十人,把水砖搬到砖窑里和煤饼混合叠好并烧制的工人有六十人,每天大约生产六万块红砖。因为我们的砖是流水线生产的,所以每天的产量稳定的。李阳看到砖厂的每一个人都是有条不紊,心里也是觉得很神奇,我和他说,现在把他们的工作分细了,所以每一个人都是很容易上手了,而且熟手后做起来也是很快的,每个工种每个月轮换一次,这样对于每一个人相对都是公平的,他们工钱是五百文一个月,包吃住。当然他们的伙食也不会太好,只能够说是过得去而已。一百个工人每个月付工钱是五十两银子,而伙食费每天是十五两银子,每个月就要四百五十两银子了,每生产一块红砖要消耗原煤一斤左右,每天要消耗六万斤原煤,每斤原煤我定价是一文钱,这样每天就要付六十两买煤的钱,一个月算下来要用一千八百两银子。这样汇总后每个月砖厂的支出就是两千三百两银子,而红砖的售价为三文钱一块,每个红砖的收入是五千四百两银子,除去成本用两千三百两后,还可以赢利三千一百两。一年下来就可以有三万多两了,如果红砖销售得好地话,砖厂还是可以扩大产量的。现在生产的红砖全部供应到煤矿生活小区、煤矿储煤仓库、平鲁移民小区一期工程。因此现在的红砖还是供不应求的,但整个晋平州总人口大约有一百万人,要修的房子还是很多的,以前是用普通的木柴烧制的红砖,产量低,成本高,因此售价也高,以至于可以修建青砖瓦房的人特别少,现在用煤来烧制红砖,成本肯定比原先的低两倍都不止的,成本低了,想修建红砖瓦房的人就会比从前多很多的所以我是根本不愁红砖的销量的。由于现在红砖的销售价格是很低的,如果我们把样品拿到府城去宣传一下,再走水路把砖送到沿海的各州府去,那就更不得了。现在那条运煤专用路还没有修好,因此也没有办法把煤运出去,我让李天一再招多一点人,加快这条专用路的修建,为以后运煤或者运红砖作准备。现在煤矿那里只一百个人,产量还是很低,每天只能生产原煤四十万斤,按我和李阳的定价是一文一斤,这样每天生产原煤销售出去的话,收入是四百两,每个月收入是一千二百两。采煤工人的工钱是八百文一个月,这样工钱每个月是八十两。伙食费也要四百五十两一个月。现在每月赢利大约为六百七十两。只是现在产量太低了,还是要增加人手才行。

    又过了一个月天气开始冷了,我们要停工了,生产出来的原煤放在仓库大约有八百万斤。我把李天一、李天平叫过来,让他们把工人的工钱都发放完毕,再多发半个月的工钱当作奖金,让他们过完年后再过来我们这里做事,如果家里还有什么亲戚朋友想在这里做事的,也可以介绍过来。工人们放假了,我们衙门的人还是要正常上班的,只是我们不用再去工地巡视了。各个工地都都派专门值班的人看着。现在运煤专用路已经修好了,这是一条按我前世的一级公路的标准来修建的,双向四车道,中间修的中间隔离带,两边种有四季常绿的绿植。路面是铺上烧砖出来的煤渣混合物,有一点像前世我们学校里的运动场的跑道。路面修建时要求一定的坡度,有点像龟背一样,这样才可以有利于排水,保护道路不受水泡。整条道路一共用了三个工人修建,第一个月时用了一百多人,到了第二个月为了加快进度又增加两百多个人分几段同时开工,这样二十里的专用路又用了一个月就修好了,只是晋阳江码头还没有改建好,只能到过完年后再修建了。

    原先叫李天平做的蜂窝煤炉具已经全部打造出来了,我和李阳说:“这种炉具是用来烧煤的,以后我们就基本不用木柴了,直接用煤来代替木柴,而且会很节省的。这种炉具叫李天平去打造出来的,每个炉具的成本是两百文,我们到时候加多一百文出售给州城的老百姓,我们州衙的官吏每个免费发一个炉具,也是作为推广这种炉具宣传。”我让人试范了蜂窝煤炉具的用法,基本上每天用两块煤窝煤就够了。如果是酒店或饭馆用的话,还可以改成四个炉头的或者六个炉头的。我接着又说:“李大人,现在煤炉有了,现在煤也有了,你看一下叫谁来经营这种蜂窝煤?”李阳想了一上,说:“要不你想个办法吧,现在我们都是当官的,是不方便在这晨里做经营的,以免遭人诟病。”我也想了一下说:“这件事好办,明天让人请晋平州的有名气的商贾过来,我们叫人演试煤炉的用法,问他们有没有兴趣,如果有兴趣的话就让他们投标买下我们的炉具,以及做蜂窝煤的工具。只是规定生产出来的蜂窝煤定价不能超出一文钱一块。我们煤矿上生产出来的原煤是一文钱一斤,一斤可以做出来两块蜂窝煤。”李阳一听,说:“就样办了,”于是马上叫手下的人通知晋平州知名商人明天到州衙门口汇集,知州大人有话要说。第二天早上巳时,在州衙门口摆着四个煤炉灶还有两个人工临时堆出来普通灶,在普遍灶边上放了一堆木柴,而在煤炉灶边上只放着几个黑色的蜂窝煤球。等到那些商人来得差不多的时候,在外面也围满了看热闹的老百姓。于是李阳就站起来说话了,“各位乡亲父老,我是晋平知州李阳,这位我们晋平州的判官虞世龙,今天叫大家过来的,是有一件事想和大家说,那就是在我们晋平州发现一种新的物件,叫煤碳,比我们平时用的木柴还要好用,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种煤碳是我们官府经营的,售价只是一文钱一斤,但是一斤的煤炭可以抵五斤木柴用。下面叫虞大人演试给大家看一下这种神奇的煤碳。”我也连忙站起来向大家行礼,说:“各们父老乡亲,现在由我带领衙差来试验一下煤炭的用法。”于是我们就同时把那六口灶点着火,放了同样的一口锅,里面放了同样的清水。煤炉里只放了两块蜂窝煤,而普通灶那里则是放了合适的木柴,只见过了不到一刻钟我们的煤炉灶这边的水就已经烧开了,我让那几个衙差把煤炉灶的进风口关闭,然后只见那灶里面的火焰就基本上没有了,整个煤炉灶处于保温状态。而又过了好久,普通的柴火灶才把水烧开,然而那些准备的木柴差不多已经用完了。我又让人把锅里面的水倒掉,重新装满一锅清水,这边的煤炉灶一打开进风口,整个炉的火焰立马又恢复原先最大火力的状态,而那边普通的木柴灶则过了好久火力才变大,这边煤炉灶的水很快就烧开了,普通灶那边和原来那一锅水烧开用的时间差不多。最后,我把试验的结果和大家说了,这边煤炉灶放进去的两块蜂窝煤还没有烧完,只烧了一半都不到,只要一打进风口就恢复原来的火力,而那边普通的柴火灶则是用近十近的木柴才把两锅水烧开,按我们现在的定价,每一块蜂窝煤只卖一文钱,两块的话是两文钱,这样的两块蜂窝煤可以够一天用了。显而易见,各自的性价比就出来了。老百姓也觉得煤炭这种东西太神奇了,又问我们那里有得买的?我于是就大声说:“各位,现在这种煤炉灶在州府这里一共做了五千个,这是可以移动的灶,而我们每个家里的灶也是可以改一下就可以用种灶了。现在这种移动的煤炉灶售价是三百文一个,只有五千个。至于那种蜂窝煤在那里卖我们过两天公布。现在大家可以先买这种灶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