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87章 深宫暗涌

    我第二天就回了皇宫向皇上汇报这一次北行的情况。皇上也是很开心的,因为皇上派我过去后,不但把倭寇屠村的事处理好了,还把那些参与这件事的倭寇都作了惩治,而令皇上最为欣慰的是我们远征了倭国,扬了我们大华国的国威,更重要的是远征一次也不亏,把缴获的金子换成银子也是不少的,我们远征的海军留下了两成作为远征的费用,余下的八成上缴给了皇上也有六千多万两银子,因此皇上是看到了银子,也许就开心了吧。我心中在想这几千万两的银子也许是一件小事,我们的海关关税一个月也不止这个数了,我担心的事是另外一件事,就是我们大华国的一些皇亲国戚参与了红山钢铁的出口,而且是出口到倭国去。我心里是想不通的,因为我当时有和李阳说过这件事,不能把这些好钢外卖的,当时我们自己的国家也是不够用的,也许到现在也不是不够用,但我就不明白为什么会出现在倭国的出口清单上。我在皇上的书房中简单的说了一下这次情况后,就把我的问题说出来:“皇上,这一次我们远征倭国回来后,我们已经把战报汇报给朝廷了,我趁着刚好在金陵海关那里,顺便查了一下他们这几个月征收关税的情况,我发现了一个我自己觉得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倭国在大量进口我们大华国的煤炭,我们征收的关税税款中,出口关税这一项目有三成的税都是和煤炭有关的,而这三成当中的九成都是出口到倭国的,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我们的红山钢铁也有一部分出口到倭国去了,当初我在晋平府时,我们的红山钢铁是供不就求的,我们国内自己用来制造枪炮都不够用,到后来还用到造军舰上,现在我自己感觉更是不够用才对的了,为什么还会出现在出口倭国的商品清单上?我听了金陵海关关长李大人说这件事是三皇子的亲舅开的商行做的这一批贸易。我想皇上是否要查一下?”皇上听我讲了一堆的问题出来,他也觉得有点头痛,就问我:“虞大人,这件事你觉得很严重吗?还是说我们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我见皇上问这样的话,就知道他是不把这件事当作一回事的。于是就回答皇上说:“皇上,这是一件很严重的事,也许是我们以前没有说清楚,但是你也知道,我们的红山钢铁都是用来制造我们新式兵器的,同时也是用来制造火炮和军舰。按我们现在的产量,已经是不够用的了,你想一下,怎么会出现在出口倭的商品清单上面?还有,倭国购买了这些高质量的钢铁回去后,他们又是做什么用?不可能用那么高的价钱购回去做一把菜刀吧?肯定也是用来制造兵器的。我现在就是担心他们用了我们的钢铁制造出来的兵器对我们大华国反戈一击啊!如果我们没有卖给他们这睦钢铁,我敢说他们再过五十年也制造不出来这种钢铁。”皇上听了我拉话,也是觉得有一定的道理,只是我们以前也没有说过这种钢铁不准出口,因此也不能就此而找上三皇子的舅舅去说理去,只能够出一纸禁令,说明这些产品不准出口了,也没有其它好的办法。我觉得也只能这样了,于是就和皇上说:“皇上,要不由我们海关总部出具一部海关出口商品目录及禁止出口商品目录。凡是目录上面没有列出的商品,需要出口的话,必须提前十五天向海关申请批准,如果海关没有同意则一律不准出口,违令者,按律处治。可否?”皇上同意了我的想法,让我回去着手和海关的同事一起去处理件事。

    就在我出皇宫的时候,我遇到太子,我连忙过去打招呼。出于我内心的一种感觉,我还是禁不住问了太子一句,:“太子爷,想问你一个问题,你和三皇子是不是很熟?”太子见我这么突兀的问这个问题,就知道我有事要和他说,于是太子就说:“现在我还有一点事要处理,等一下到你们的海关总部找你喝茶”。于是我就回了我们海关大楼,到了办公室后,就找来几个管理各地海关事务的主事,让他们把这两年海关出口的商品做一个名录出来,然后我们再做一些海关的规定,下发到下面海关执行,这件事要七天内处理好,让我签字。过了一阵子,我就见到太子在我的办公室门口了,我连忙请他进来坐,又让差役去冲一壶好茶过来。大家坐好后,冲好茶各自倒了一杯后,我就先开口了:“太子爷,我这一次在金陵海关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海关出口清单中,发现了有人把我们的红山钢铁销售到倭国去,本来这件事我觉得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的红山钢铁现在连我们国内都还是不够用的,特别是我们现在还要不停的制造大型的军舰,这些都是要用到很多红山钢铁的,因此我看到有红山钢铁出口到倭国的确也是生疑的,后来一直到是由一家华大商行代理销售的,而这家华大商行的老板则是三皇子的舅舅,也就是吴贵妃的哥哥吴志恩。因此我就想问一下太子爷的三皇子的关系如何?因为红山钢铁涉及到我们大华国的军工产业,因此我是想从源头开始查一下这件事。”太子听了也是甚为惊讶,也没有想太多就说:“虞大人,也许你也清楚皇家的事是很复杂的,我的父皇一共有十一个儿子,八个女儿。按年纪我是排行第四的,也就是四皇子。但是我娘亲是皇后,而我则她的第一个儿子,因此我也算是嫡长子了,因此我一出生父皇就立我为皇太子。而要我上面还有三个同父异母的哥哥。这三个哥哥中最聪明的就是我的三哥,也就是你说的三皇子。也是很得我父皇的宠爱,而前面的大哥、二哥则是相貌平平,才思一般。我也是偶尔听人说过,三哥对于太子之位还是的一定的想法,但是基于父皇的威严,他平时是不敢明面上说出他的想法,只是他却暗地里到处收买人心和培植自己的力理。他的几个舅舅有两个是做生意的,在东南沿海地区做丝绸和茶叶,是东南沿海地区的首富。而当官的那三个舅舅在京城是城有两个,一个是中书省的左丞相,另外一个是大理寺卿,还有一个在金陵府那边做承宣布政使司。说实话,三哥那边的亲戚都是实力派的官员,而做生意也可以做到江南一带的首富,一句话形容就是要钱有钱,要权有权。”我听出太子的话有一点酸酸的,于是我只能去鼓励他说:“太子,这些事你是不用操心的,你现在要做的是把皇上交给你做的事做好,不要出什么差错,让人逮住短处,还有就是要约束你太子府的下人以及你娘家的亲戚不要做出令太子声誉受损的事就可以了。我是觉得你也是很聪明的,也觉得皇上的青睐,你是不用妄自菲薄的。”我接着又说:“至于红山钢铁的出口到倭国这件事,我早上是和皇上讲过的,皇上的意思是让我们海关先把禁止出口商品名录做出来,公示到各大海关。如公示后还发生违禁商品出口的事件,那就必须严查了,以前发生的事就不追究了,但我们可以不追究,过程我是要去查清楚的,这对我们海关以后的管理也是有好处的。”“那这件事就这样吧,”太子接过我的话说。我又说:“在金陵海关我还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海关出口商品中,我们大华国的煤炭出品量是最大的,占比超过到三成以上,这些煤炭基本上都是销售到倭国的,再加上他们也有进口了我们红山钢铁,我不用怀疑倭国在用我们原材料生产军工产品,例如他们常用的倭刀。这也是我们限制出口的主要原因。”我和太子谈完这件事后,我就想了一下如何去查这件事的源头。李阳已经上调到陕晋承宣布政使司任正三品的左参政,管辖着晋平、晋阳等六个府州,有点像我们前世的副省长的级别。而自己的大舅哥龚正平也在去年到了晋平府任正五品的同知,我现在不知道是找大舅哥龚正平,还是找李阳好一点?李阳已经离晋平有一年多的时间,而大舅哥则是刚到任一年多的时间,而且也不是实权人物,不知道他能知道的有多少?我猜也许就是现在晋平知府和三皇子有勾连。于是我就写了两封信分别给李阳和龚正平,把我想问的问题和他们说了一下,我的问题是:在晋平府,他们两个有没有出过批示过把红山钢铁销售给华大商行?如果有的话是谁给他们的指示?因为那个知府原来是同知,后来李阳调走后,由他来顶上去的,而大舅哥则是从京城调过来顶上同知的位置。因为有权可以批示把红山钢铁销售给大华商行只两个人,一个是知府一个是同知。把这两封信写好后,还另外交代了另外一件事,就是国家已经把红山钢铁列为非卖品,在海关这边列为禁止出口商品名录。现在我们海关正在拟定成型的法规。让李阳在陕晋承宣布政使司下一个文件给红山钢铁厂,不准出口红山钢铁,如有违者,必将严惩。

    我们海关这边很快就把这几年出口的商品名录做好,我一一查看后,把其中的大概一百二十五种商品从中划出来,单列为禁止出口商品名录,上报给朝廷批准执行。而李阳那里也按我的计划收到信后马上出了陕晋承宣布政使司的公文给红山钢铁厂及晋平府官衙。并回复了一封信给我说明那些出口到倭国的红山钢铁的批文是原来的知州吴大为发出来的,而这个吴大为也是中书省左丞相吴天国的同族侄子。而大舅哥龚正平也回了我的信说,这些批文是知府吴大为发出来的,他刚上去也没有多长时间,这些国家的重要生产企业,知府是不给他沾手的,他上去一年的时间里,都是管理一些民生的问题,至于财政、税收、重点企业这些事都是由知府一个人独断专行的。至此我知道了红山钢铁是如何出口到倭国的了,这些红山钢铁出口时报给海关的单价已经是普通钢铁的三倍了,我估计他们私下还有合同,单价会是普通钢铁的单价十倍左右,这是一笔暴利的交易啊。何况,就算是十倍的单价在市场上也购不着的。我的心隐隐有一点担心太子了,因为三皇子这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连国家的利益也不顾了,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的?但是所有的一切只是一些无关重要的证据,是不能作为放罪的佐证的,加上皇上早已经说过既往不究,也就是说,以前发生的事都不追究了。我现在之所以提前给李阳写信叫他提前发公文禁止出口红山钢铁,也是为了让那些已经签了供货合同的人突然间不能供货了,一定会跳出来,或都会去找关系去暗中供货,而不经过海关出货。于是我又给李阳写了一封信,让他一定要把红山钢铁厂的成品入库账和出库账从他公文开始每个月都要上报一次给陕晋承宣布政使司,并且声明不定期下去查账。我又写信给海军总部的黄将军,让他这段时间和金陵海关缉私大队一起协作,在金陵海关出海口附近加强出海船只的检查,做到凡出海的船只不管是大船还是小船都要检查,力求把这条黑色通道一刀砍断。

    我把这张网织好后,现在就等着鱼儿上网了。果然不出所料,李阳的公文一到晋平府,晋平知府就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因为这是十多倍暴利的生意啊,现在一纸公文下来就不能做了,让他办事那个华大商行也是天天过来让他想办法,还用到中书省左丞相来施压。这个吴大为知府一开始是想用自己的官威来命令红山钢铁厂出货给华大商行,而红山钢铁厂的负责人则是取出来陕晋承宣布政使司的公文来回绝知府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