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7章 可悲可叹的历史

    这张三丰发明出来太极拳空前绝后的实战技击方式,即以自身能量与对手能量做阴阳转换的方式打击对手。这种实战技击方式,自身劲力不与对手劲力硬顶,所以能够保证自身不受伤,而引进落空借力打力的能量蓄发方式,竟然能够借对手之力打击对手,实在是让普通人不敢想象的。

    但是,由于内家拳不如使用肌肉紧张收缩发力的外家拳易懂好练,所以本来就传播得很慢,传播范围很小,再加上太极拳是由心意六合拳的化劲发展出来的原因,那能够把心意六合拳练到化劲的人就已经极少了,何况能练出太极拳功夫的人,更是凤毛麟角了!

    这张三丰去世后,太极拳似乎就绝迹了。

    再以后,似乎又会出现个别会太极拳的人,等这个人去世后,太极拳就随着此人的消失而消失了。

    这太极拳为什么不能像其他拳种一样,有一个明确的传承人连接起来的传承路径呢?为什么太极拳的传承时隐时现呢?

    那就是因为,太极拳以及其功夫,是建立在心意六合拳的化劲基础之上的,一个人如果悟性高,是完全不用师父教就能够练出来太极功夫的。但对于悟性不高的人,即便练到化劲都很难,就更达不到太极功夫的层次了。即便有师父教,短时间内也不会练出太极功夫。这张三丰创造出来太极拳时,已经岁数很大了,不久就去世了,所以其身后并没有明确的传承人。但不管有没有明确的传承人,肯定会有人接受了张三丰的传承,虽然这个人并没有练出太极功夫。

    其后来的人也是一样,偶尔有一个悟性极高的人,悟出来太极功夫,但必定是已经岁数很大了。年轻人为生活所累,是不会悟出太极功夫的。

    所以太极拳就出现了在历史的长河中时隐时现的现象。

    为什么习练内家拳需要悟性?

    因为内家拳除了外三合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功夫,可以由师父手把手地教,但其后的调息、息调、心肾交合、涨筋腾膜、敛气入骨、对拉拔长等功夫,都是能量在体内运行而得来的功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师父只能告诉你一些内里的感受,但却无法帮助你练。这就只能靠自己的悟性了。悟性高的人,才能够明白拳理,再根据自己的习练与师父说的感觉相比照,最终练出来功夫。

    另外,过去没有科学,无法使用我们现在的语言讲明白内家拳原理,所以师父是从来不给徒弟讲拳理的,只是让你闷头练。不论做任何事,一个人在明白道理的情况下就容易办成事,练拳也一样,在不明白拳理的情况下,尽管埋头苦练了,但收效甚微。如果能够在明白了内家拳理的情况下习练,成功的几率肯定就会很大。

    虽然张三丰流传下来武当派功夫,又分支出来松溪派功夫,但是却没有一个像张三丰太极拳论那样的功夫体系和内家拳的理论体系。

    在太极拳的传承过程中,出现一个叫做王宗岳的人物。王宗岳被人所识,是因为后世的武式太极拳宗师武禹襄先生拿出来一本王宗岳写的太极拳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