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章 百锻苗刀白妙音

    “天地虽广,可男儿容身之处唯有刀后三尺。”

    “多言无益,你二人挑选趁手兵器比试一番,无需留手,我自会照看。”

    朝歌云梦开学的第一日没等到国主前来训话,反而是直接开始了课程。

    兵法韬略由不同的人轮番教授,有军中悍将,有国主的智囊团,也有军中的粮草官,甚至只是一个马夫。

    而武学师傅就固定了下来,各自写下善使的兵刃或想要修习的兵刃再每两人一组分配师傅。

    这些教授武学的无不是武学大家,最少也是军功簿上斩首数十人的猛将。

    吴王渡就很‘巧’的和那日黑衣红袍女子白妙音分在了一起。

    白妙音先选了偃月刀的实战版挑刀,吴王渡其实也想选的,无奈只好拿了偃月刀。

    一个刀身厚重,全重四十斤,势大力沉,劈砍下来势不可挡,但沙场征战就算了吧,还没见到敌人,就会累的拿不动。

    而挑刀则是真正用于实战的刀具,柄长五尺,刃长两尺,阔一寸五分,全重不过七斤。

    其实这是一场不甚公平的比试,吴王渡虽平时用偃月刀,但沙场征战时怎么可能用这种东西,多半还是要用挑刀一类的。

    但白妙音先选了挑刀,吴王渡也没得选择。

    仅仅三招,白妙音的刀就抵在了吴王渡的胸前。

    吴王渡羞红了脸,怎么也说不出那句’有本事你让我也用挑刀’。

    还是武学师傅把自己的佩刀扔了过来,吴王渡接下发现也是挑刀。

    而且一看就是托人单独打造的,刀镡上还刻着名字。

    两人在落叶的林间仿佛两个配合多年的舞者,翻飞着身躯和手中的兵刃。

    白妙音力气差很多,步伐却更灵活,行如鬼魅,总能躲过吴王渡的招数。

    而吴王渡靠着多年练就的气力不停歇的翻身劈砍,无止境的进攻。

    最后一直到两人都累倒在林间金黄色的银杏落叶上,也没人能占得半分便宜。

    武学师傅摇了摇头,觉得人生很幻灭,两个十六岁的少年却让自己生出了教无可教的想法。

    甚至真到了战场厮杀,胜负犹未可知,后生可畏啊。

    仿佛是为了证明什么,白妙音起身拿起了强弓,武学师傅想要拦下,可三发箭矢近乎前后相连般射出。

    成品字形钉在吴王渡身后的银杏树上,吴王渡惊起了一身冷汗。

    这是在开玩笑吗?一个人怎么可能在十六岁的年纪,不仅使的一手好刀法,还是个神射。甚至韬略大比还能拿得榜眼。

    还好从邻居王大爷那学的刀术还算有用。

    真没想到跟着广场上晨练大爷学的刀术竟然能用于实战,还效果不错。

    其实白妙音已经是输了,吴王渡看的出来白妙音似乎不会什么刀术,全靠着身法的轻盈才能次次躲过。

    可接下来的几日,吴王渡备受打击,原来白妙音根本不会用什么挑刀。

    她最善使的是苗刀此等刀身修长的双手刀,柳叶刀、雁翎刀这样的单手刀也颇具造诣。

    基本上只要是刀身略弯近乎直刃且修长的刀具都能手到擒来。

    武学师傅甚至根本做不到在比试中护住吴王渡。

    尤其是开始比试时拔刀出鞘的时候,仿佛有杀气从中挣脱而出。

    往往吴王渡看不清太多的刀术,只能看到一片寒芒,之后就要停手,因为白妙音的刀已经放在了致命之处。

    又是一次比试,吴王渡再一次被白妙音变砍为拍击中腰肋,怕又是一块淤青。

    武学师傅已经适应了身份的转换,熟练的拿过药膏给吴王渡涂抹。

    吴王渡坐在金黄的落叶上嘶痛不止

    “老白,咱下次下手能不能轻点,今晚怕是喝酒都去不了了。”

    白妙音也跟着坐下,“老弟,你不行呀,怎么样?要不要拜我为师,我把这苗刀双手刀剑之法教给你。”

    吴王渡二话不说拔腿跑了出去,没多时折返,手中拎着束修之礼。

    芹菜、莲子、红豆、红枣、桂圆、腊肉。

    这几样东西加起来可不便宜,主要是桂圆,关山国是没有这种东西的,这都是从西南隔着一个中州的白玲国快马加鞭送至。

    “我开玩笑的啊,这,这是我家传的刀术,而且咱俩平辈我怎么也不能做你师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