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53章 印在DNA里的战术穿插

    吴王渡万万没想到穿越到这种鬼地方还要做小学时的数学题。

    张方带的锦衣卫一小时行军20公里,府军中卫一小时行军30公里,假如都不休息,张方先走8个小时,多久能追上?

    虽然心里骂了张方无数遍,可吴王渡却有一股不祥的预感,抑制不住的往外冒。

    张方,虽然自己很反感他那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可换句话说,他为了关山,可以献上所有的东西。

    这样的人一言不发带着一千多个锦衣卫一刻都不休息。更可怕的是一千多个人一句抱怨都没有,就那么悄无声息的离开,那可是去送死啊。

    战况已经危急到这种地步了吗?可攻城战一般来说都是以月为计量单位的。因为很少有人有实力会强行攻城,一般都是围而不攻。

    守城方有如蜂群的箭矢,有烧热的一泼上就会感染丧命的金汁,有滚石檑木,有投石机守城弩。还有护城河,瓮城。

    这些加起来往往守个数月,十倍的敌人都没问题。因为人再多,战场也容纳不下,最多也就是几千人的攻城部队。

    北苗不会真的是意大利翻版吧,吴王渡有些后怕,倘若白帝城真的失守,白氏丧命,北苗就全完了,师姐也会恨自己一辈子。

    “停止行军!”

    浩荡、绵延的马队停了下来,只有隐约的狼嚎声和火把嗤嗤作响。

    “王浩然!”

    “末将在!”

    声音就从吴王渡的身边传来,毕竟黑夜行军,队伍都有些混乱不堪,为了速度也顾不得那么多。

    “你和关月带着飞龙骑,巨人,辎重,猎犬队慢慢行军,保持体力,天亮就休息,后天天亮前到达最后一个关口即可。”

    “我带着一千前锋先行前往!”

    吴王渡又俯下身子小声说道

    “张方那边怕是撑不住,我先去接应一下,咱们人手不够,在北苗还需要锦衣卫帮衬。”

    说是一千前锋,可打头的这个千户所,只剩下七百多人。扔下了帐篷、多余的箭矢,和所有累赘的东西开始轻装简从。

    没了拖累之后,行军速度终于变成了传言中的那支日行六百里,三日内直抵上柱国国都的府军卫。

    风声呼啸间几乎要把火把给吹灭,如果是别的地方,吴王渡还真不敢夜里还如此急行军,因为很容易迷失方向。

    可北苗就无所谓了,因为这条路,两侧全是高山,一路直通白帝城的平原,而每过几十里,就会有一个北苗的关口,还能给马匹喂一口草料,人也能喝口水。

    偶尔遇到岔路,不知道方向,也问题不大,因为岔路也就意味着有关口,有关口就有北苗的友军。

    还能顺便问一下锦衣卫那群人的动向,可每个关口的答案都很统一,锦衣卫穿着飞鱼服,一步都没有停直奔白帝城而去,沿途还偶尔会遇到口吐白沫被活活累死的战马。

    锦衣卫可以不顾战马一路疾行,可吴王渡必须要顾及,行军大概半个时辰就要让战马歇一歇。毕竟这些战马都是要冲锋陷阵的。

    人都可以累死,可战马没了,吴王渡就失去最后的优势了。

    天色从漆黑如墨慢慢变成微微透亮,可吴王渡却没有停下脚步,这个时候如果歇一歇,就全完了。

    张方这个人脑子里没有一点大局观,他没有想过这样做会提前暴露吗?

    这不是明摆着有援军来,让禁军严加防范吗?

    人困马乏间,最后一道关口终于到了,而这时已经是日上三竿。

    “全军休整,养足体力,子时夜袭禁军大营!”

    走进关内,吴王渡心生悔意,这最后一道关口聚集了起码三四千人,却全是残兵败将,一片死气沉沉,怕是会影响士气。

    那些败兵一个个眼神呆滞,像极了吴王渡印象中一路溃败的清朝八旗军。就连伤兵也不再哀嚎,仅有的一名看起来懂些医术的郎中,用草药捣碎了敷在伤口上。

    而更多的连草药都没有,只能把腐肉一割再割。

    怒从心生,吴王渡的咆哮响彻整个山谷。

    “都他妈给我站起来!”

    可败军依旧都坐在地上,有的手边连兵器也没有,甲胄也不知道在哪里扔着。

    吴王渡带着张三甲和只有十二人的护卫开始一个个去踢,去拽那些坐在地上的士兵。

    可被拽起的也是满脸不情愿,松松垮垮的拿起手边的兵器。

    吴王渡算是看出来了,不是北苗一败再败,而是文宣工作没有做好啊。如果都和之前吴王渡在地窖里看到那些胡子都发白的五溪苗兵一样。

    别说三十万禁军,再来三十万也打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