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59章 疲关计

    “败报!全是败报!朕中州皇家的脸面都被你们给丢光了!”

    坐在朝堂之上的年轻皇帝歇斯底里的怒吼着。

    年轻稚嫩的嗓音都沙哑了几分,不像是威严的帝王,倒像是只被人抓住脖子的鸭子。

    “来,白爱卿,你先前举荐令郎的时候是如何说的?你说白沙门治兵多年,老成稳重,定能一月之内平定北苗匪患,现在呢?!”

    “全是饭桶,吃着朝廷的俸禄不思报国,整整被俘虏了上万人,还被扔到了皇城脚下,满城百姓都在看咱们的笑话。”

    而知道内情的此时都长出了一口气,平日里贪婪无度的太监还是干了一件好事的,要是让太后和小皇帝知道送来的俘虏是在水里被溺死后的尸体......

    此时兵部左侍郎不忘对这个顶头上司落井下石。

    “陛下,先前臣就说过,白沙门不过三十多岁一黄口小儿,就封为镇南将军,怕是难堪大任,可惜被臣不幸言中了。”

    皇帝心生厌恶,尚不满而立之年的他最烦的一句就是‘黄口小儿’,不顾身份的出言训斥。

    “黄侍郎,你举荐的平南将军是叫黄石吧?贵为平南将军,仅在镇南,安南将军之下,竟被生擒活捉,那一万多俘虏里就有!你连战报都没看吗?!”

    一叠奏折被皇帝挥出,砸向了黄侍郎,落在地上后被有眼色的殿前侍卫捡起。

    黄侍郎瞬间脸色一黑,几乎要晕厥过去,这可是自己的亲侄子。

    被黄侍郎死死抓着的小侍卫大声读起了战报。

    臣镇南将军白沙门,祝陛下洪福齐天。

    侍卫看着黄侍郎择人而噬的眼神急忙跳过开头的客套话。

    臣共起十五万大军平叛,安南将军四处出击收复失地,臣与平南将军毕其功于一役,率八万之众数次击溃贼匪,终围敌五万于贼巢白帝城。

    血战数日,三门均破,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贼见大势已去于城内街巷处做垂死抵抗。最近时贼首白氏仅与大军两百步之隔。

    忽关山铁骑杀至,臣率一万三千人迎敌,破之,追之数里,尸横遍野,敌援军又至,臣不敌。

    漠南国也派上万铁骑助贼。

    此役虽歼敌数万之众,然我军伤亡惨重。

    目前已退守城关,形势万急,望陛下发兵来援。

    ......

    除臣外,三位将军,一战死,两投降。十六个校尉,六个战死,八个投降,仅有两个逃脱升天,除去留守的五万大军没有损伤,十五万大军只余不足六万,退守城关。

    即便是文官们也能看出,北苗剩余的十万人全军覆没只是时间问题。

    白尚书都到这个份上了,看上去还是老神在在的。

    “陛下,由此可见,并非白沙门无能。先前镇南大军折损了十万之众,且丢城失地。白沙门几乎覆灭贼巢。问题出在关山竟派军援助,连那漠南国也派了上万大军。”

    墙头草三个字在这些帝都公卿的脸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转眼间就从痛斥白沙门无能变为了对关山和漠南国的谩骂。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集市里的泼妇骂街。

    皇帝也心生厌恶,轻声一咳,便寂静下来。

    “众爱卿可有破敌良策?”

    满座落针可闻,只有白尚书出言。

    “陛下,臣敢请,再向北苗增兵十万,一月之内,必可破敌。”

    刚说完就有一群人手持玉板出列

    “陛下,不可啊。镇南大军原先已有三十万,如今只余十万,再增兵十万也不见得能有所好转,况且倘若关山再增兵又当如何?”

    “陛下,北苗乃穷乡僻壤之地。近年来,税赋入不敷出,不值啊,不智啊,不如大军退出北苗。”

    小皇帝也没了主意,看向珠帘后的太后,而太后却只是软软的瘫在凤座上,内侍捏着太后的肩胛,让太后不时舒服的哼出声来。

    “太后?太后?朕该怎么办啊?”

    看着太后毫无反应,小皇帝言语逐渐急切了起来,太后懒洋洋的声音也终于传来。

    太后的声音与老太婆的声音并无区别,却能让满场寂静,静静的听着这位帝都实际的掌权者。

    “皇儿年幼,你们这些公卿大臣当好生辅佐才是,却连一个有用的都没有。哀家本不想过问政事,罢了,那哀家就为我中州再出一次力吧。”

    一位穿着奇异的男子从外走来,竟不下跪,只是用手按住胸口略俯下身子。头上的帽子一侧垂下,看着颇为奇异。

    “陛下,我是来自弗朗机的亨利王子。为两国友谊而来,愿为陛下分忧。”

    弗朗机?王子?

    “弗朗机是何地啊?朕怎么从未听说过?”

    “陛下,弗朗机在中州的西面,那里有许多的国度,我所在的弗朗机最为强盛,我为陛下带来了大炮数门,火枪数百支,愿为陛下平定北苗之乱。”

    一听这话,群臣都漫不经心起来,大炮?火枪?虽不知是何物,但听数量最多装备千人,能有什么作用。

    看来这弗朗机也只是海外一未开化的番邦,尤其那个人自称王子,却还满身毛发,浑身恶臭,和北州森林中的野人一般。

    其他人的神色也只是鄙夷,而那些将军们却仿佛受到了奇耻大辱,这是太后在讽刺禁军无能吗?不到千人的番邦还能比得上八十万的禁军?

    “末将愿请命出征!末将只要五万兵马,三月之内定可破敌!”

    “末将请命出征!”

    “末将请命出征!”

    白尚书欣慰了许多,不管这些人是不是因为被刺激到了,但听到关山铁骑后还敢出征已着实不错了。

    他们这老一辈的武将,尤其是经历过上柱国一战的人,不知道有多少被关山铁骑吓破了胆。

    “都急什么?哀家没说不让你们出征。小马,来,给他们说说北苗这几年收获了多少。”

    名为马琪的宦官出列,开始汇报。

    那些清流和正直之人无不恨的咬牙切齿,据说北苗的黄福大人为官清廉,是个百年难见的好官,就是被此人害的至今还身陷贼巢。而知道内情的却不住的摇头。

    那个凭一己之力逼得北苗造反的马琪连尸体都没留下,黄福好歹只是被关起来,听说还好吃好喝的被伺候着,太后也只是习惯而已,她说那个太监是马琪,他就是马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