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7章 状告白尚书

    大理寺卿秦大人,从三品,为人圆滑,端会权衡利弊行事,只为明哲保身。本来白星月听冷君唯这么评价他,并不打算去大理寺告状的,毕竟官官相护是一点,还有一点,秦大人不敢惹白尚书,官大一级压死人,白尚书好歹是正二品的大官。

    可冷君唯却让白星月直接去大理寺告状,第一,民告官得大理寺审理,第二,大理寺卿秦大人协同过冷君唯审理过几次重案,给他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阴影,一句话概括就是,他怕冷君唯,不敢不接白星月的状子。第三,冷君唯无意中发现,秦大人很介意自己在民间的名声,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一点。

    白星月散布流言,就是想逼秦大人一把,大理寺一向把公正严明挂在嘴边,有大量百姓围观,秦大人为了脸面和形象,会硬着头皮坚持到审案结束。

    白星月没想过能轻易告倒白尚书,她只想让他丢脸,逼他不得不跟她断绝关系。把事情搞大,把白尚书搞臭,也算是为原主出了一口气,至于原主母亲真正的死因,她不打算告诉毒医,怕他余生活在内疚中走不出来,那老头其实挺执拗的。

    影罗动作很快,他特意联系了影卫们帮忙,茶楼酒馆也好,大街小巷也罢,离大理寺最近的那一片,基本已经听说了流言,三三两两凑一起小声议论,一个时辰不到,就被百姓们脑补出几个不同的版本,越传越离谱,搞的好多人迫不及待的想看热闹。

    第二天辰时末,白星月换上一身白衣裙,脸上未施粉黛,发间也只一根白玉簪子,简单又素雅,给人一种清冷柔弱的感觉。这个时代纯白色只有有孝在身的人才穿,她就是要这样,达到一个令人同情的效果。

    白星月带着人证物证,坐着马车不紧不慢的赶往大理寺,到达大理寺时刚好巳时初,大理寺门口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他们或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或听着旁人议论安静等待,气氛已经到达了一个顶点,只待正主出现。

    百姓中也混着一些听到流言的官家下人,事不关己就当看热闹听笑话,对自己有牵扯,那也好第一时间有人报信,好做应对。

    白星月的马车一靠近人群,就有人发现了,当看到一身素衣的白星月从马车上下来,不知是谁惊呼一声“来了!”,人们纷纷看过来,安静了一瞬复又开始议论起来。

    白星月礼貌的冲大家点点头,离她最近的人们自觉开始维持秩序,给她让出了一条路。白星月柔柔的笑了笑,每走两步就轻声道谢,她生的好看,又这般礼貌,走路背脊挺直,不卑不亢,没有表现自己是受害者的柔弱,也没有唯唯诺诺的小家子气,瞬间让百姓们对她心生好感。

    大理寺门口站着不少带刀捕快,他们也听说了流言,本以为是百姓乱说,没想到还真来了苦主告状,白星月无视捕快打量的眼神,直接走到登闻鼓前,取下鼓锤,重重的敲响了登闻鼓。

    登闻鼓一响,大理寺卿秦大人就听到了,他也听属下说了那个流言,按理来说民告官,是该先打十大板子再递交状子的,可他听说是女告父,这他就不敢下这条命令了,谁知道苦主什么来头?而且,他可不认为流言是自己长脚跑出来的。

    白星月敲完登闻鼓后捕快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没有一人上前询问,她也不恼,大刺刺的跪在门口,从袖袋里拿出状子,用了点内力,高声念了出来,保证在场所有人,包括躲着没出声的秦大人都能一字不落的听清楚。

    “民女白星月,乃户部尚书白谦与先夫人柳氏所出之嫡长女,今状告户部尚书白谦三罪。一罪,宠妾灭妻,白谦自纳方姨娘后,也就是如今的户部尚书夫人方氏,对发妻柳氏诸多为难,多次提起抬方姨娘为平妻之事,不顾发妻脸面气病发妻,枉为人夫。二罪,伙同小妾毒杀发妻,白谦亲自寻来毒药,交给方姨娘,命她下毒害死柳氏,好掩盖自己因娶柳氏才得来的利益,其心恶毒阴险,不顾夫妻情分,枉为人夫。三罪,为昧下先夫人嫁妆,把与柳氏所出之嫡长女遣送至老家福临镇,十年不管不问,让其自生自灭,枉为人父。民女所诉句句实情,人证物证均已带到,求父母官秦大人为民女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