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9章 是因为穷闹的

    转头再说王家屯。

    “娘,是真的吗?”不敢相信,怕是听错了。周自如又问了一遍。

    隔天,清泉利用午休时间去了姑姑家,转告了奶奶让姑姑抽空回趟娘家的意愿。

    姑姑一听,以为出了什么事儿,和姑父稍收拾了一下穿戴,急忙忙就赶来娘家。

    等着的竟然是惊喜!

    “我家人口多,地少。能分出人手,到时候商量一下。”周自如在夫家是可以做半个主的。但还是看向周姑父:“大树,你觉得怎么样?”

    “我也觉得很好。真不行,我自己先去试试…”周姑父陈大树浓眉大眼,艰难的日子,使的他脸上带了些风霜,虽不爱言辞,但脑子好使。家里人多地少,试一下无防,又不损失什么,庄稼人不惜力气。

    “行,这事不急,具体的慢慢商量,我心里有数了。二姑,姑父如果方便,吃过晚饭再走吧。就是可能要走夜路…奶奶,下午早点开饭。姑,姑父,你们陪奶奶聊聊吧!”娘俩好不容易见回面,总有些私密话聊:“我得去村长家一趟。”

    清欢对王富贵说,有件事想与村长和李家荣老爷子一块商量一下。王富贵就亲自去李家请来李老爷子。清欢把郑澜轩种菜雇请人的两种结算方式告诉两人。

    “李爷爷,王叔叔,就是这么个事儿,我想着咱村子里劳动力多,地里收成也勉强。郑公子总之是需要人手,就想着能不能从咱村找一些富余劳力去赚点家用。我年轻,考虑事儿不周全,二位德高望重,要是觉得这事儿成,就给问问,统计一下。郑公子有信儿来,再做打算。”

    李家荣人老成精,他算是看出来了,清欢虽然年纪不大,却沉稳有成算。他有能力,不爱出风头,也不图虚名。

    清欢不喜麻烦,平时独善其身。现在能想到给村里谋福利,已经是人善心美了。

    王富贵更是高兴。这么利好的事,清欢完全可以越过他们的。能来与自己商量,至少说明认可自己。现在交给自己来办,虽然费些力气,可也让自己在村里更有威望。至于说可能会得罪些人?做什么能十全十美。

    上次,婆娘与李家三儿媳给村里示范收存野菜,后来法子传到外村,野菜一时锐减,家家争相制作。但谁不提一下王家屯,夸一下王家屯有个好屯长。

    虽然现在李家荣也参与,会分了他一部分荣耀,可这是大事,真让自己拿主意,自己还真不知道有没有那个魄力。

    有经验的老人还是有点眼光的,李大头(李家荣的诨号)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要多。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

    也不得不承认,老人家饱谙世故,经多见广是有道理的~

    “周小子,雇工和包工,你怎么看?”人老喽,外面的发展跟不上了。李家荣想知,清欢怎么看待。

    “雇工嘛,干一天,拿一天的工钱,主家让怎么干就怎么干,自己操心少。包工是干多干少都是自己的,可能比较累,比较操心。”

    “大侄子,要是你选的话,选哪样?”王富贵问。该请教聪明人的时候,就不要犹豫。

    “要我选?自然选包工。虽然辛苦一些,累了点,但付出同样的时间,赚的也更多…

    …王叔,李爷爷,这是我个人观点,主要是个人的想法,看个人的意愿选择。”

    “成!周小子,这个事我看行。现在我就回去给寻摸寻摸。”

    李家荣在鞋子外帮磕了磕烟袋锅子,起身倒背着手走了。

    随后,王富贵与清欢跟着一块出门。清欢与他道别后,见他匆匆去本家了…

    回到家,姑姑与奶奶在院子里摘菜的摘菜,清洗的清洗。饭棚锅头也冒起了烟。

    与奶奶和姑姑打了声招呼,清欢回了自己屋想了想,找出东福客栈老板娘送的布料,一匹藏青色,布料稍厚点…一匹湖蓝色,轻薄,适合现在。

    藏青色,中青年及老年人都可以穿。湖蓝色适合年轻人与妇人。

    清欢想了想,抱着这两匹布,来到院子里告诉姑姑。这些布送给姑姑了,走的时候别忘记了带着。

    姑姑张着嘴,瞪着眼一时没回过神。而后转过头看向自己的亲娘。

    奶奶嗫嚅一下:“你侄子给你了,你就拿着呗。看我干啥!”

    低下头不让人看到眼睛里的湿润。

    “使不得,可使不得!”姑姑站起来,手胡乱在自己身上擦了几把,连忙用小臂去推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