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6章 收礼只收大竹筐!

    别的连队都在提供人员支持,唯独七连可以支持的是骑兵必需的马刀和骑枪。

    孙德胜在心里默默记下了三营七连。

    会议在一片祥和融洽中的氛围中结束。开完会之后,孙德胜放下自己的行李和机枪。

    在军需仓库的一间小库房找到了正在编筐的李云龙。

    库房里面堆满了竹片、荆条和柳条,还有几个就差安装上提手的半成品竹筐。李云龙微微闭着眼睛,嘴里哼着大别山民谣:八月挂花遍地开

    ,鲜红旗帜竖起来……

    地上的一根根竹条、柳条和荆条,在李云龙粗糙的大手上,就跟变戏法一样,成了一个个竹筐。

    孙德胜在旁边站了半晌,李云龙完全没有察觉到他的到来。

    “老团长!骑兵连连长孙孙德胜前来报道!”孙德胜大声说道,同时向李云龙敬了一个礼

    看到孙德胜到来,李云龙摆摆手,让他进来。

    孙德胜蹑手蹑脚、小心翼翼地走了进去,生怕踩到李云龙编筐的荆条。

    “孙德胜!知道老子把你要过来,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吗?”

    “知道!五挺轻机枪!”孙德胜回答道。

    李云龙一边编筐,一边说道:“知道就行!为了把你交易过来,老子可是下了血本!骑兵连在你手上,必须给我挑起大梁来!”

    孙德胜听闻此言,郑重地回答道:“请团长放心,我孙德胜别的不敢说,马上到功夫还是有几下子的!”

    “我保证把骑兵连变成独立团最锋利的钢刀,团长指向哪里?我们就捅向哪里!即使敌强我弱,即使敌众我寡,我们骑兵连依然一往无前!”

    李云龙微笑着点点头。

    两人又闲扯了一会,孙德胜终于敢鼓起勇气问了。

    “团长,我记得之前听你提过一次,说你入伍前,在老家就是编筐的篾匠。现在都打了十几年仗了,怎么又开始编筐了呢?”

    李云龙嘿嘿一笑,说道:“你小子记性还挺不赖!说起编筐,那可是俺老李家祖传的手艺了,从道光年间,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就以编筐为生了,到我这里已经传了很多代了。”

    “如果不出意外,我可能在大别山老家编一辈子筐了。可世事动荡,编筐活不下去了。只好放下荆条,拿起了枪。”

    “虽说打了十几年仗,可咱吃饭的手艺不可能忘的!”

    “咱老李还想着将来天下太平了,就回老家大别山,把这编筐的手艺传给我儿子呢!”

    孙德胜问道:“您儿子?团长你好像还没结婚吧?啥时候有的儿子了?”

    李云龙说:“咱老李当年也是十里八乡的俊后生,如果不是赶上打仗,估计现在孩子都生一窝了!”

    “扯远了……说说这编筐的事吧!”

    李云龙接着说:“当初丁伟那小子接手我新一团的时候,跟我提过万家镇骑兵营的事,我为了打探消息,化装成卖筐的,潜入到万家镇。”

    “也是老天爷眷顾,让我遇到了七连长顾晨。这小子是从毛子那边的军校毕业的,归来抗战的。”

    “顾晨这小子有门路,能把我编的筐卖到毛子那边,换枪换炮,还能换各种物资!”

    孙德胜眼睛直接直了,说道:“真的假的?此话当真吗?!”

    李云龙拍了一下大腿,说:“千真万确!你看旁边的军需仓库,还有几十条全新的三八式步枪,还有数千发子弹!”

    “仓库里的这些枪支弹药都是老子编筐换的,还没来得及下发到连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