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8章 买买买!

    顾晨给孙德胜兑换好物资之后,心里越想越不对劲。

    今天孙德胜拿的这两只筐,肯定是李云龙编的,那改天如果还有人拿着筐,说是李云龙编的,找我换东西。我怎么判断是不是李云龙编的筐呢?

    思来想去,顾晨打开了控制面板,问到:系统,假如有人拿着不是李云龙亲手编的筐,来冒充换物资怎么办?我眼拙,可分辨不出来啊!

    [系统:无所屌谓,本系统会出手!请宿主不必担心]

    ……

    副连长董大海找到顾晨,还是商量新兵的事。

    旅长承诺给独立团的新兵,已经开始陆陆续续到了,据说有一个步兵营的人数,团里决定优先把新兵补充到三营。

    顾晨和副连长董大海必须要谋划一下七连的人员编制安排。

    按照正常编制,七连应该有三个步兵排,可上次阻击战伤亡太大,连长排长班长基本上都牺牲了,董大海也是刚从排长的位置提到副连长。

    首先就是要确定三个排,排长的人选问题。对于一排长的人选,顾晨和董大海已经达成了共识。

    这个战士名叫苏定方,和初唐名将苏定方同名。

    此人入伍刚刚两个月,参加了上次阻击战作战勇敢,头脑灵活。

    顾晨和董大海决定任命苏定方担任七连的一排长,准备上报团部,让团部下达正式任命文书。

    然而,剩下两个排的排长人选,一直都没有发现合适的。所以顾晨和董大海决定再观察一段时间。

    七连的战士越来越多,不到四天的时间,一个满编步兵连基本成型。

    全连加上连长顾晨和副连长董大海,一共有137人。

    一排长苏定方的任命书已经正式下达,二排由顾晨兼管,三排由副连长董大海兼管。

    这期间,李云龙安排人一共送过来二十九只竹筐,都还没有兑换物资,说是要在战士中间调查一下,看看最紧缺的是什么,然后就先兑换什么。

    这一天,李云龙列的兑换清单和新编的三只竹筐一起来了。

    顾晨打开清单一看,“呦呵!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既然一次性采购这么多,那我就跟系统讲讲价钱!

    由于之前都是三只筐或者两只筐这样比较少的数量,而且都是换取的三八大盖和子弹,这些最基本的武器装备,顾晨也没怎么去了解这个系统。

    这一次一下子兑换这么多,肯定要好好研究一下兑换细则,万一被系统私吞了,那找谁说理去!

    顾晨打开系统面板,显示已经累计兑了换10只竹筐,目前兑换等级为三级,每五个筐就可以提高一个兑换等级,兑换等级越高,兑换的武器装备数量越多,种类也越多,火力也越强。

    以鬼子的三八大盖为例,兑换等级为一级时,每个筐仅仅能兑换20支三八大盖和若干子弹;兑换等级到了二级,一个筐就可以兑换50支三八大盖和若干子弹。

    现在兑换等级已经到了三级,每个筐可以兑换100支三八大盖和5000发子弹了。

    不过兑换等级是有上限的,最高上限为五级,到了五级之后,就不能再升级。

    到达五级之后,竹筐可以储存在系统里面,随时可以兑换各种物资,而且每一种武器装备和物资都“明码标价”,看上去一目了然。

    顾晨把筐放到自己面前,对系统说:系统,这二十九只竹筐,请验收是否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