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97章 故事4:竹马青梅(19)

    梯形架摆在篮球场中间,这是全校最居中的位置,能拍下见证了每一届高三学子奋斗史的笃行楼,和一中标志性建筑“灯塔”。

    灯塔每年只响两次,一次是开学典礼,另一次就是今天,高三学子拍毕业照的时候。

    拍摄顺序按照班级序号来,从一班开始。喇叭里响起滋滋的电流声,年级主任轻咳两声:“请一班、二班整队下楼,三班在走廊排队,做好准备。”

    老板走过去“啪”地关掉了喇叭声,让吴枫和宣传委员下发抱过来的纸袋,里头是几个月前定好的胸针徽章。勋章上写着昵称和班级。

    ——这是几个月前元调结束后,平均分年级第一,老班许诺的奖励。

    刚刚消沉的气氛瞬间被点燃,大家左顾右盼地问着周围人胸针上头的昵称是什么。

    余茵的中规中矩,“小鱼儿”后头跟着个骚气的波浪号。

    再看吴枫的,“小疯子”后头跟着个加粗的感叹号。

    都是平时同学之间最常叫的外号。

    “我俩交换吧,等会儿拍照的时候别胸口上。”吴枫提议。

    “行。”余茵把自己的给她,又把她的别在自己胸口。

    他们是八班,等待时间得按小时打头。

    老班开了投影,放歌或者看电影随他们便,又问他们吃不吃冰棍,得到理所当然的肯定回答之后慢悠悠地踱步出了教室,往校内超市的方向去了。

    等冰棍吃完,电影看了一大半,走廊传来隔壁班的骚动声。老班打开了喇叭,教导主任正在说:“八班到走廊排队,八班,走廊排队。七班去人看看,这个班睡着了吗?怎么不动。”

    前门正好来人,七班的班长大喊:“八班排队了!”

    老班一挥手,人一窝蜂地往门口走,按高矮顺序站好。下了楼,在一楼的庇荫处等待,老班:“你们看那边拍照的六班,女生在前男生在后,按队伍依次往上的。想拍照的时候站一起的,现在就站一起,过去了就不好调整了。”

    话音未落,人群就无声地动了起来,吴枫不知从哪儿蹿到了余茵前头,死死地攥着她的手,“我俩一块儿,我俩一块儿。”

    余茵回握住她,旁边的男生队伍也在动,她回头一看,季南泩和季北扬的同桌换了位置,两人站在了一起。

    吴枫:“稀奇。”

    “……”余茵看了好友一眼,心想不愧是好姐们儿,跟她想的一样。

    等了大概一刻钟,组织拍照的体育老师拿着大喇叭冲这边喊:“八班!八班!”

    余茵跟着队伍踏进了白汪汪的阳光里。

    八班才11个女生,根本站不满第二排,体育老师指挥着第二排的女生往中间站,两侧让男生补位。

    余茵跟着队伍移动着,太阳照得她睁不开眼,汗往眼睛里淌,热得感官都迟钝了许多。肩头有异动,她以为是马尾或是上一排谁的衣角,结果那异动不停,她一回头,一模一样的两张脸。

    “你们怎么站在这儿了?”

    “刚体育老师让高的站中间。”季南泩笑着收回在她肩上弹琴的手。

    余茵对他俩的胸针好奇,但她的角度,怎么看他们胸口别着的胸针都很奇怪,好像不是字。

    没等再看,队伍最前头的体育老师喊:“中间的那个女生!拍照了!别看了!我知道好看!拍完了你再看!”

    与此同时,余茵手被人扽了扽,是吴枫在提醒她。

    季南泩笑得幸灾乐祸,桃花眼眯成狐狸眼:“说你呢。”

    整个拍照的过程,余茵都在坚持做两件事:努力睁开眼和努力笑。

    好不容易收到拍好了的指令,她和吴枫同步耷拉下肩膀,再旁观其他人,也都是一样。

    拍完照之后可以自由活动,毕业舞会六点开始,地点在距离一高不到200m的剧院礼堂。操场上四散着许多人在拍照,单人、或是和朋友们一起,还有人借着毕业,小心翼翼地和暗恋对象拍下合照。

    文化墙上应景地写着“我们毕业了”几个字,旁边还有些独属于他们的记忆,军训、拔河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