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65章 苏建章赠书给官学

    苏青那边如鱼得水,苏建章这里也不遑多让。

    到了官学,因为有着之前进入官学旁听的基础,这次融入的特别迅速,再加上他本身比较健谈,空闲时间就跟相处的不错的同窗讲述这期间游学的一些见闻,还有开饭庄时听到的,见到的,这些都是京都学子们没见过的风景。

    由此,苏建章在官学里成了风云人物,读书多,见识广,出口成章又风趣,身边的好友越来越多。

    平日里的诗画聚会,假日里打马野游,都不忘叫上他一起参加。

    后来一次在学里听课,学官忽然讲到科举若是落榜,也可走明经出仕,虽然地位不如正经的进士,但机会更大,不过需要的就不是这样的儒士,而是特定人才。

    例如算科,一直录取不足,以后进入工部任职也是很可以的。

    这句话一出,下面哀嚎一片,都在说算科就那两本算经,就算学透了,对数字不敏感的也考不进,太难了。

    苏建章忽然想到之前抄写的《算经十书》,但是这当下他也不好多说什么。

    下了学,苏建章未应同窗邀约,回家后直奔自己的书房,翻着箱笼里的书册,终于找到了这十本书,小心的取出,抱着敲开了父母亲的房门。

    苏柏源看着比他都高的儿子,很好奇,毕竟自从苏建章十岁之后,父子之间的交流就日益减少,儿子更喜欢跟女儿商量事情,这猛一看到儿子来找自己,莫名的有些激动是怎么回事?

    “章儿,找为父可是有事?”苏柏源问。

    苏建章挠挠头,道“父亲,今日在听课时学官说若是考进士无忘,可以考明经,录取人数多些,但需要有特殊技能,例如算学。

    可同窗们说算学只有两本算经可学,根本对科考无用,之前青青在河间府时找到了这套《算经十书》,当初用这套书在河间府官学抄了不少书出来。

    这次我想着要不要给学官们抄一份留校使用,给的名目和分寸我担心掌握不好。”

    苏柏源很是欣慰“我的孩子真是值得我骄傲,现在为什么读书人身价高?还不就是大家都在敝帚自珍?就那点子书还拼命地藏着,生怕别人学了去,借此抬高自己的身价,学问嘛,本来就应该传阅,以达到传播的目的,这些人,本末倒置,乱弹琴。

    章儿和青青的做法是对的,不要怕其他人超过自己,都是读书,读的好与坏那也是靠天分的,可不是仅凭藏私就能做到,后代不努力,绝世的学问都能被庸人读成无用的书。

    既然你们之前也传阅过,这次你也和以前一样,拿着去找学官,跟他说这书的来历与你曾经用它换了什么,那些人,贴上毛比猴都精,自然会想好该如何交换。”

    苏建章得到了信息,点头答应后就要回书房。

    叶秋云从房中走了出来,道“章儿,你把书放好后就来堂屋,晚膳差不多好了,正好开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