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95章 设计擒人先绊马,骄兵无首自拉跨

    翰畅、松盛、朵墨三国的国王,都是同龄人。基本都到了传位的年龄,国王都统治了二十年以上,顶事的公子,也都在三十上下。

    翰畅和松盛都是下克上,后来得到了朵墨王的承认。

    这一点比较重要,朵墨是辛家,是天下共主辛羽真卿的后人。朵墨承认了翰畅的元家,以及松盛的漕家,变相等于羽曲国承认了他们。

    东海三国中,东蓬国也是辛家,只不过东蓬的辛是旁支,是辛羽真卿的弟弟和侄子,朵墨却是辛羽真卿的儿子。因此两国不联姻,只是送人质。

    东蓬国与朵墨关系,十分微妙。两国虽是本家,却长年有竞争关系,都不想对方做大。传了几十代,其实这血缘,也非常远了,关系也不像亲戚了。两国竟然多次爆发战争,原因是在东海和朵墨,争夺正统。谁才是你们该礼让的辛家。

    东海三国其它两国,东莱和东吴,都愿与朵墨联姻,因为两家也是下克上,需要得到正统王族的承认。血脉交融,就是一种承认。

    东莱早先是莱氏,曾是辛羽真卿起兵初期的重要将领,可以说是拜把子的兄弟。

    北方蛮族攻破长城关隘入侵,羽曲国动员各国来战,羽曲联军与蛮族大军,在靖仁十六年,在东羽一带激战。东莱国举全国兵力,倾力来战。无奈遭遇靖仁之败,羽曲、东莱等国,遭到重创,从此一蹶不振。

    莱氏被篡权,篡位者是驸马,是入赘后改姓的莱。从表面上看,东莱的莱氏依然健在。然而,此莱氏,非彼莱氏。莱氏先是得到东蓬辛家的承认。现在还想通过联姻,得到朵墨的承认。

    东蓬和东莱曾合作,瓜分了一国,因此两国都是1.5国实力。

    东海三国的东吴国,祖上也是辛羽真卿的将领。不是早期的,是半路投奔的。最初的东吴国,只有1国领地,经过几十代的经营,在教仁之乱后,迅速崛起。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吞并了一国,现在是2国实力。

    东海之前的五国,就成了现在的三国。被灭的两国,祖上曾是辛羽真卿的外戚,他贵妃的娘家。

    叶双恒听着曲儿,看着历史,桌上摆着地图。他对羽墨大陆的历史十分重视,这些厚重的历史,对自己的军事扩张,也会起到关键作用。

    雕婵听了叶双恒所说,果真是按他的计策,活捉了辛骋,不禁被叶双恒的智谋倾倒。

    原来,叶双恒告诉护四娘,辛骋一定熟悉朵墨都城的路况,届时在朵都大道,未必能拦阻他。还要在旁边几个巷道内,铺设绊马索,长好大网。

    事实果真与叶双恒预料一样,这让雕婵佩服。

    辛骋被活捉,可是他宁死不屈,根本不合作。

    叶双恒原计划是让他撤兵,解除对无奴主力的围困,但他拒不合作。

    路智远又将他府内的家眷拉出,辛骋仍然不合作。

    城外的四千精骑,看到信号,便朝城中移动。快到城下时,见到辛驰,让就地宿营。

    被辛驰安顿好后,夜里路智深带了2万人,将他们全部俘虏。

    雨霏楼,听琴,军议。

    除了在王城值班的关闯,其余将领都到了。

    无奴主力已被困1个月,估计粮草剩下不多。叶双恒面临的问题,是尽快让主力脱困。

    飞燕和雪环,负责沏茶。

    看到两个娇艳女子,路智远小声对路智深说:“大哥,老叶真是犯桃花啊。”

    “你小子别胡说。”路智深敲了他的脑袋。

    “老三,什么桃花?你要发言,就大声说。”叶双恒放下那本《东海史志》问道。

    “禀老叶。”路老三被路智深踢了一脚,连忙改口道:“禀大将军,没有什么套话。就是辛骋这小子,还是不配合!”路智远气愤的说。

    听闻暂时无法调动朵墨军,路智深提议道:“我看,不如我们攻过去,抄他们后路。”

    “让我挟持辛骋过去,威胁敌军调动。”护四娘提议。

    “我看,就砍几个家眷,让辛骋瞧瞧。”路智远道。

    “那个谋士,也不配合。让他拟一份军令,他也写不出来。”刘德友说道。

    “我看,让辛驰伪造一份,他们也未必识别。”黎华说道。

    “他们军令有暗语口令。若是不知,一眼就被识破。”路智远说道。

    大家七嘴八舌,也没想到什么办法。

    只听琴声停了,雕婵说道:“大家还是听大将军的。”

    “近卫军,暂不动!主力虽困难,却还能坚持。路老大?”

    “末将在。”

    “你务必做好释奴募兵,吸收招募奴隶加入近卫军。”

    “遵命。”

    “路老三?老三?”叶双恒喊了两遍,路老三才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