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55章 早朝结束

    现在大明外敌的局势,以北方游牧民族是最大的隐患。

    朱允炆安排平安和吴高坐镇北方,再让盛庸坐镇西南,朱允炆亲自坐镇中心,北上可支援平安,往西可支援盛庸。

    这个时期,南方还是相对太平的,并无外敌,西方国家还没到开着舰船利炮的时候,但不代表朱允炆没有考虑,镇守南方和海岸的最佳人选,朱允炆已经想好了,只不过需要费点周折而已。

    “李景隆”

    “臣在”

    “你坐镇京师,封你为镇中大将军,节制江浙皖兵马”

    “臣遵旨”

    “原来的六部,按部就班,暴昭依然是刑部尚书,今后和监察部要配合,封户部侍郎卓敬,为户部尚书,户部原来的钱粮管理分给现在的财政部专门管理,兵部......”

    朱允炆停顿了一下,兵部的确需要好好整顿一下了。

    “耿老将军,现在兵部尚书空缺,可否请你出山,先代管兵部一段时间?”

    “皇上,老臣领命,请皇上放心”

    “好,兵部交给老将军,朕放心,郭铭”

    “臣在”

    “任命你为兵部左侍郎,协助老将军,还有今后兵部的工作,要改变的有很多地方,希望你能尽心尽力”

    “臣遵旨”

    “毛太”

    “臣在”

    “封你为吏部尚书,今后官员的任命,要和教育部协商,把有才能的人,分到最适合的地方去”

    “臣遵旨”

    “礼部尚书还是由陈迪担任,工部尚书由张国安担任,工部加紧观音门纪念碑的建造,礼部,着手祭祀仪式,太常寺,鸿胪寺,光禄寺,钦天监协从”

    “臣等遵旨”

    “郭铭”

    “臣在”

    “郭老将军的祭奠仪式定在何时了?”

    “禀皇上,定在五天后”

    “好,到时候朕会携百官前去祭奠”

    “是,皇上”,朱允炆亲自去祭奠,这规格在大明朝,已经是顶级的了。

    该安排的事情,安排的差不多了,本来朱允炆还想让礼部筹备黄瑶和周乔的升迁仪式,可朱允炆觉得时机不对,一是战争刚结束,后续的事情还有很多,二是因战争死了那么多人,多少家庭妻离子散。

    黄瑶和周乔的事情,只能往后再拖一拖吧。

    最后,是如何处置朱棣和他手下一干将领的事情,这件事情,朱允炆早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

    朱棣手下,的确有一群能臣干将,武将以邱福朱能马三保为首,文臣有道衍,朱允炆的确曾想过把他们都收服在自己的麾下,可朱允炆觉得,难度很大。

    关于如何处置朱棣等人,朝堂之上罕见地形成了统一的意见,那就是杀,不留后患。

    杀了一了百了,可以警示世人,也可消除内部隐患,关于如何处置朱棣,朱允炆想了很久,想来想去,朱棣不能杀。

    至于为什么不能杀,朱允炆有自己充足的理由,但是不能说,更不能公之于众。

    朱棣手下的那些大将,杀或者不杀,对朱允炆来说,无所谓,如果能收服最好。但朱允炆最想收服的人,是马三保。

    马三保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有了马三保,朱允炆可以发展一支强大的海军,未雨绸缪,虽然现在海上风平浪静,可是两百年后,海上风云突变,现在就开始着手发展的海军,这个战略布局是无比正确的。

    另外,马三保还可以开拓海路,促进海上对外贸易,对大明的经济发展,有百益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

    关于道衍,朱允炆是又爱又恨。

    曾经,朱允炆恨不能把道衍这个不务正业的妖僧碎尸万段,可是现在朱允炆的思想变了,尤其是和周乔一夜后,更坚定了朱允炆想留下道衍,为大明做贡献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