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80章 说服道衍

    其实道衍并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他帮助朱棣,是在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其他人,朱允炆已经基本能确定被说服了,把道衍放在最后,是朱允炆没有十足的把握能说服道衍。

    把道衍放在最后,也足见朱允炆对道衍的重视。

    只见朱允炆目光直视道衍,心平气和地说道:“前辈俗家名字姚广孝,幼名天禧,精通佛教,儒教,道教。家族世代行医,可你从小便不屑行医之道,你想出人头地,可是医户的身份,阻碍了你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一气之下,小小年纪的你,十四岁便自作主张剃度出家,你父亲的心疾皆因你任性而起,剃度后的你潜心研究佛学,发现佛学和你心中的理想格格不入”

    “随后,你便以佛家弟子的身份,拜道士席应真为师,学习阴阳术数。这期间你也学会了阴谋策略,为你今后成为一个谋士奠定了基础,你只在等待一个机会”

    “没想到,这个机会一等就是二十七年,洪武八年,太祖诏令精通儒书的僧人到礼部应试,你以通儒僧人的身份被太祖召入京师,你以为你的机会到了,可万万没想到的是,你没被授为僧官,只获赐僧衣。”

    “这一次的打击,让你的心性发生了变化,你对朝廷失望了,觉得是朝廷愧对于你,你一度浑浑噩噩,想了此残生”

    “可是佛家有曰,因果循环,因为这次你进京,才会结识僧录司左善世宗泐,也正是这个人,改变了你的人生命运”

    “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病逝,太祖挑选高僧随侍诸王,诵经祈福。便是由这个僧录司左善世宗泐的举荐,你才得以再次进京,结识了燕王朱棣”

    “在与燕王得相谈之中,你发现燕王和你得处境十分相似,空有一身抱负和理想,却因身份无法施展,便有了你要送燕王一顶白帽子的事情”

    “起初燕王并不为所动,是你一再蛊惑燕王,说服燕王,最终燕王把你带回了北平,开始了你们共谋所谓的理想和抱负”

    朱允炆的一番话,说的道衍心惊肉跳,很多不为人知的事情,除了他本人,估计不会有第二个人知道,然而,皇上却知道。

    皇上甚至知道他的幼名,皇上到底是一个什么妖人,不,或许皇上真的是仙人。

    道衍的幼名,如果不是皇上说起,连他都不记得了,道衍现在六十七岁,已经离家将近五十年,父母早已经逝去,可以说,在这个世界,根本没人知道道衍的幼名。

    更让道衍惊叹的是,皇上对他的过往一清二楚,道衍知道,皇帝说的每一个字,都是真实的。

    道衍彻底惊呆了。

    朱允炆继续说道:“前辈,你用二十七年的时间等来了一个机会,可惜并不如你愿,你精通三教,天文地理无所不知,精通文学,擅长绘画,如此博学多才,哎,当时没被授予官职,朕也觉得实在可惜,或许,这就是佛家所说的因果报应吧”

    “如果当时你被选中,就没有了后面和燕王相识,同理,估计也不会和我......”

    \"总之,都是因果循环,过去的都过去了,现在有一个实现你天道的机会,可以不用你躲躲藏藏,光明正大地去实现你的理想和抱负,前辈,你不想试一下吗?\"

    “荒谬,皇上这是在哪里道听胡说,给贫道编了这么一个精彩的人生,呵呵”

    “朕有没有胡说,前辈心里最清楚”,朱允炆风轻云淡地说道。

    “贫道当然心里有数,燕王根本没有谋反,只是在清君侧,为的是大明的江山社稷......”

    “够了,道衍,朕不是傻子,你也骗不了朕,永乐这个称号你肯定知道吧?”

    “你......”,道衍听到永乐这两个字,蹭地站起身来,脸上表情阴晴不定,红一阵白一阵,此时的道衍终于明白了,什么都瞒不过皇上,在皇上面前,他的谎话如同孩童牙牙学语一般。

    永乐,这是道衍想了好久才想到的,就是等燕王登基以后的年号,也仅限于他心里想,没敢跟任何人提起过,甚至燕王朱棣都没敢说过。

    可是,皇上却知道。

    道衍此时心气全无,他知道,他失败了,彻底得失败了,输的彻彻底底。

    跟这样一个对手作对,根本没有赢得可能。

    话已至此,朱允炆该说得都说了,该低头也低头了,也给足了道衍面子,可道衍还是毫无悔改之意,执意死撑,朱允炆已经打算放弃了。

    一味得妥协,也让朱允炆有些不耐烦了。

    气氛又开始有些不对了,弥漫着紧张。

    马三保看的清楚,也听的清楚,也知道皇帝的意图,如果再这样下去,对道衍,对他们几个人,对皇上,都不是最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