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6章 沈焕就有反应了

    到家的时候,沈家老两口也砍了竹子回来了。

    看三人气喘吁吁回来,沈母连忙起身接住张秋秋的背篓,并关心道:“你们去哪里了?”

    “我带他们去后面山上闲逛呢。”张秋秋一边脱下背篓的背带,一边示意后山的方向。

    沈母摘下她的背篓,看了眼,里头有竹笋,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

    “这摘了什么?”沈母问。

    回的路上,张秋秋还采摘了一把黄芩,还有野花,所以看着杂乱无章。

    张秋秋耸耸肩膀,说道:“山里摘了点蘑菇,还弄了根党参。”

    沈母一听,伸手往背篓里扒拉了一下,的确看到一些根须。

    她立马说道:“这不是野参么?”

    言谈间,张秋秋才知道,党参在村里人叫野参,不过因为是常见的东西,平时大家也没怎么在乎。

    除非谁家有那能耐,弄到肉来煲汤。

    张秋秋一听,连忙说道:“妈,你们下次要是见了,都挖回来,家里都要。”

    党参可是好东西,张秋秋觉得都要挖回来,“到时候自己吃不完,还能拿去卖掉。”

    沈母失笑道:“这又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能做什么呀?还卖掉呢,卖不出去的。”

    对沈母来说,这野参山里常见,谁都可以挖,不单止他们这里有,别的村子的山里也有。

    野参味道是苦的,所以就算能挖,谁都不要,又能怎么煮着吃呢?

    从谈话间,张秋秋才一下子明白一个道理。

    现在的时代可不是她那个时代,那些野生物品而有市无价。

    好东西别人想找,都未必能找到真的。

    还有很多人拿养殖的骗人说是野生的。

    而现在,什么东西几乎都是野生的,随处可见的,反倒是那些需要制造的,工业的,才是贵的,稀缺的。

    她没反驳沈母的话,不过也提醒了句,“要是看见了,方便的话,挖点回来,自家使用也可以的,反正东西不嫌少。”

    沈母见状,连连点头,“成,那我到时候跟你爸说一声。”

    随后,在张秋秋把背篓的东西都拿出来后,沈母又看见了里头她疑惑的东西。

    她指着鸡枞,问张秋秋,“这个又是什么?”

    “鸡枞啊!”

    “鸡枞?”沈母有些疑惑,“这个能吃吗?”

    “能啊!”

    沈母说:“松菇我知道能吃,禾杆菇也能吃,木耳也能,不过这个灰灰的还是第一次知道能吃。”

    张秋秋有些愕然。

    从两个老人的话里,张秋秋才知道,他们在村里有见过鸡枞,但是老一辈没人吃,自然传到这一辈的人也不敢去吃。

    这让张秋秋想到了自己原来的地方,村子里的人,虽然住在山里,对山里不少东西都认识,可也有他们不认识的,不敢乱吃的。

    毕竟,大家大部分觉得能吃的东西,都是依靠祖辈流传下来的,不能吃也一样。

    不像后来,因为网络的发达,就算自己本地以为不能吃,上网一查一搜,就知道了。

    正好沈父也上前。

    沈母拿着鸡枞朝沈父看去,“你看这个。”

    沈父也是不知道能吃的,听张秋秋这么说,还有些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