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十八章 解青衣的故事

    (这一节是本卷乃至于全书的一个重要节点,铺垫已经基本完成,后续节奏将会快速提升)

    解青衣缓缓讲述着她的故事。

    我生在渭水河边,初开灵识时浑浑噩噩,不知何人是我父,不知何人是我母,甚至不知自己身为何物。

    渭水河边树木虽多,开了灵识的却只有我一个,我想找人说话也无从说起,于是就在春雨秋风中默然了许多年。

    直到某一年春天,一个少女到渭水河边踏青。她无意之中看到了我,惊叹道“好美的一株海棠”。我才知道自己是一棵海棠树,而且是一棵很美的海棠树。

    然而美丽又有什么用呢?那个女孩后来再没有来过,我又一次陷入了长久的孤独。

    我的第一个朋友是一条鱼。不知从何时开始,它开始在我脚下的河边徘徊,再也不愿离去。春天我放出一树海棠,它就在哪里沉醉的注视。有时甚至忘记了游动,就那样呆呆傻傻的沉了下去,过了好半天才慌慌张张的浮上来。

    等我落尽一身浮华的时候,它他在水中吞食落花。可是它不知道海棠花就如同美酒一样,吃多了是会醉的,它醉了的样子好生可爱。

    那些日子里,我每天醒来第一眼看到的是它,入睡前看到的最后一眼也是它。

    我想,原来这就是被人喜欢的感觉啊,这种感觉真好。

    那条鱼越长越大,也越来越老。终于有一天,我醒来时没有看见它游动的身影。我一低头,却发现它就躺在我脚下的滩涂上,两只眼睛空空的看着我。

    我跟它说“傻瓜,鱼怎么能上岸呢?”它却不理我。

    我觉得我一定是搞错了什么事情,原来生命不会象每天升起的太阳一样永远存在下去。

    鱼死了,我很难过。觉得身体里有什么东西想要流淌出来,却找不到那个出口。

    明白了生死、领悟了自身,我就正式踏上了修道的途径。我无父无母,便以天为父,以地为母……”

    听到此处,被那条鱼弄伤感了的方弃忍不住插嘴

    “天父地母么,这个我略懂,下一句应该是反清复明。想不到前辈也是我天地会的兄弟,不知炉前烧得几炷香?”

    解青衣白了方弃一眼,也没责怪他无聊,继续说道

    “又过了许多年,我觉得自己的灵识越来越强,感应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却始终不知道该如何踏出那一步。

    其实机缘并没有让我等多久,只是这机缘来得过于残酷。

    又是一年春天,匈奴人来了,汉人们的那个姓司马的皇帝跑了。渭河边的小村庄遭了异族的屠戮。

    我又一次看见了当年的那个小女孩,她已经变成了一个中年妇人,但我还是认出了她。

    匈奴人在追杀她和她的家人,她向我这边跑来。我不想她死,我想救她。

    我使出全身的力气想要做点什么,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些匈奴人把他们一个个砍翻在地。我拼命的扭动枝条,也只能在她们一家的尸体上覆上一层落花。

    我心中的悲伤再也压抑不住,号啕大哭起来,这一哭就是三天三夜。

    我有了眼泪、是因为我有了眼睛。那一刻我终于成功化形,变成了如今的这副模样。

    从那时起,我明白了天地无情。因为世间有情万物都不能长久,天若有情会老,地若有情将衰。

    接下来我开始了自己漫长的游历生涯。我不喜欢匈奴人,所以就跟着很多往南方去的人来到了江南,一住又是许多年。

    我法力越来越强,也越来越像人。我开始想要找一个人陪我度过这漫长的一生,但是却始终不知道该找一个什么样的。

    有个姓卫的小伙子长得很好看,我很喜欢他,只是他身子骨太差,上了趟街居然被姑娘们看死了。”

    说到此处,解青衣看到林洛的脸色有些不自然。就伸手拉住他说“其实卫家小子长得再好看,又哪里比得上我的阿洛呢?”

    方弃在一旁直撇嘴,心说伪娘当道啊,让我们这些粗线条的纯爷们儿可怎么过?

    解青衣又接着讲了下去

    “我很喜欢谢家那个聪明的小姑娘,但是她却最终嫁了一个又笨又丑又懦弱的老公。出嫁那天她哭得肝肠寸断,我这才明白原来嫁人不等于幸福,终生之侣总要情投意合才好。

    后来隋炀帝来啦,他喜欢琼花,地方官为了讨好皇帝,就想把其他树都砍了种琼花,我在江南可就呆不下去啦。

    后来我就来到了长安,在一处水边安下了家。兵荒马乱的日子终于过去了,长安城一天天的繁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