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六十六章 一阴一阳

    岁月如烟。

    宁州已有千年历史了。

    北宋景德二年,朝廷为了增加一个对外港口城市,便选择了西江流过的这片平原地区。

    宋真宗派遣自己的兄弟“宁王”元偓兴建城市,故敕封这座城市为——宁州。

    宁州的白天总是让人感觉到舒服,艳阳高照,蓝天白云。

    抹去下面的高楼大厦,会让人误以为身处那一片绿得广袤无边的内蒙古草原。

    宁州地理位置优越,融进了长三角经济区,离温州不远。近几年,温州进行产业优化升级,很多手工制造加工企业疯了似地抢滩登陆宁州,所以宁州没有多少重工业企业,污染程度如此之低,在这个国度绝对算是一个异类。由于经济发达,且环境优美,再加上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宁州在去年荣幸地被评选为联合国的“十大最适合人类居住城市”。

    叶云很喜欢宁州的阳光,热情却不炽热,伸出漫暖的大手,摩挲得人浑身舒坦。

    他在茶餐厅的工作完成之后,接到了张宝的电话。

    与此同时,一辆黑色尼桑新天籁缓缓停在茶餐厅门口,分外夺人眼球。

    车窗缓缓落下。

    车内坐着一个青年,一张异常柔美的脸孔,带着无害的迷人微笑,如春风般亲切。

    青年低下身子,向站在茶餐厅门口打电话的叶云响了响喇叭,示意他过去。

    叶云向电话那头的张宝说了句“看到了”,便挂起电话,向尼桑走去,脚步稍显慵懒,挂起淡淡微笑。

    车子起动。

    “陆羽。”青年一边说出自己的名字,一边开着车,伸出左手,看着坐在副驾驶的叶云,微笑比春风更让人舒坦。

    他的手不如叶云的修长,却格外纤细,近乎病态的白皙。

    每根手指都留有大约两厘米的指甲,却不像女人妖娆,很干净。

    “叶云,落叶的叶,白云的云。”叶云握了握陆羽的手,轻声道。

    一半忧伤,一半明媚。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轻笑了起来。

    陆羽无害的微笑始终没有消失,凝视着前方,轻声问道:“小宝让我来接你,我们这是要去哪?”

    “丹青巷,你知道在哪吗?”叶云侧脸问道。

    “知道,在古城区。”陆羽点头道。

    “远吗?”叶云问道。

    “不是太远,不塞车的话,三十分钟车程吧,你没去过?”陆羽讶异问道。

    “平时工作有点忙,抽不出时间来。”叶云摸摸鼻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古城区那些地方,你还是应该走一走。人常说,去燕京,不到长城非好汉,去松江,不游外滩不像样,去宁州,不赏古城把泪叹。尤其是丹青巷,那是宁州人引以为傲的历史遗迹,不知承载了多少悠悠历史。”陆羽声音圆润动听,眼神深邃,似乎陷入了历史的追忆中。

    叶云倒不知道丹青巷的历史,望着前方,略带好奇问道:“能不能细细讲讲?”

    陆羽看了他一眼,微笑道:“你想听?”

    “想,我来宁州的时间不长,对这的一切还是挺陌生的。”叶云如实道。

    陆羽轻轻笑着,侃侃而谈道:“丹青巷这个名字,是明朝以后才改的,是为了纪念一个抗倭英雄。明朝万历二十五年,一代名将邓子龙奉命进驻宁州,清剿日益猖狂的倭寇。那年的夏天,东瀛国内发生严重内乱,许多人食不果腹,抢劫江浙沿海就更加疯狂。当时约有300个倭寇攻进了宁州城,到处纵火抢劫,邓子龙率200兵卒抵抗。他提着一杆勾魂枪,一步一杀,一枪一人,在那条小巷全歼敌人。宁州市民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如留取丹青般让后人世代敬仰,所以就将小巷改名‘丹青巷’。”

    叶云静静听完,头一回听说这巷子的来历如此百折千回,意味深长地望了一眼带着干净无害笑容的陆羽,轻笑道:“长见识了,我原以为丹青巷里是住着一批擅画山水丹青的艺术家,没想到它的名字这样涵义无穷,更没想到你对历史如此熟悉,佩服。”

    “过奖了,能让小宝如此尊敬的人,你是第一个,你才是我的偶像。”陆羽微笑道。

    叶云轻笑了两声,轻声道:“你真是小宝同学?你俩性格怎么差这么远?一动一静,一阴一阳。”

    “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是为太极。”陆羽侧脸望着叶云,白皙手指在方向盘上轻轻舞动,如弹琴般,微笑道,“太极尚且如此,朋友也可以性格不同,阴阳合一是为和谐。”

    叶云心头一震,微微眯起双眸,深深望了他一眼,轻笑道:“精辟。”

    他双手环胸,慵懒半躺在座位上,回想起陆羽的话,越想越觉得有深度,又笑了几声。

    陆羽觉得有点古怪,望了他一眼,问道:“笑什么?”

    叶云摸了摸鼻子,轻声道:“我在想,我和你的性格差不离,不知能不能成为朋友。”

    陆羽怔了下,随即露出一个笑容,平静如湖道:“朋友不都是志同道合的吗?”

    “若按照你的太极理论,我俩正好都是阴的一面,相斥了。”叶云轻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