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十四章 噩梦开始了

    聊电影制作一直聊到中午吃饭,宾主尽欢后,杨克留下了一堆手稿就离开了。

    后期团队过几天就会出发去华国。

    然后杨克又去看望了自己很久没见的剧组成员。

    人不多,30个人,专业技能没的说。

    给每人留下三万美刀,杨克就走了。

    他怕再待下去,这些在圣诞节收到消息,下周就要拍电影的人们揍他。

    主要是怕摄影组和灯光组揍他。

    虽然杨克一再承诺,他在大学里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不会再过度难为他们,但他们不信。

    离开之后,杨克带着劳伦斯和汤米,去了超市买包饺子要用的材料,顺便让劳伦斯安排人去给杨克认识的人,送上一份圣诞礼物。

    八大的,学校的,还有之前用过的操盘手等等。

    回到家里,汤米负责把肉类剁碎,劳伦斯负责洗菜切菜,杨克去和面了。

    和好面杨克去调馅,劳伦斯去擀饺子皮了。

    看过一次后,劳伦斯就学会了,摇头晃脑擀的飞快。

    完事后劳伦斯和杨克就开始了包饺子。

    两个人从下午四点包到晚上七点。

    汤米拿着饺子去煮了。

    第一锅出来,众人就坐在桌子上开吃。

    期间汤米来来回回的往厨房跑,他得边煮边吃。

    煮的都没他吃的快。

    吃饭的时候杨克的手机响了起来,杨克拿起来接了。

    “麦克,我知道你不喜欢听票房数据,我就说一句话。”

    话筒里传来雷纳德的声音:

    “你正在打破自己的记录,圣诞快乐,麦克。”

    杨克回道:

    “圣诞快乐,雷纳德先生。”

    说完杨克就挂了电话。

    其实杨克更关心华国的票房能不能到两亿。

    估计费劲,随便吧,反正他不怎么在乎。

    过几年院线铺开,市场反馈应该会更好吧。

    2001年1月1号。

    今天是杨克的生日,睡醒以后杨克就去到了二楼的那间房里。

    除了出来做饭吃饭,别的时间都在这个房间里。

    第二天也一样,这天是杨克父母离开的日子。

    到了3号早上,杨克回来已经三年了。

    后期团队昨天已经到华国了,杨克这边只留下了一个小队,韩董在电话里和杨克聊了很久。

    也答应帮杨克联系地块,好给这帮过去的人盖房子,盖好之前,食宿华影全包了。

    “让人守好这里,主要是那个房间。”

    杨克对劳伦斯说道:

    “两部拍完回国的时候,再把爸妈接走。”

    劳伦斯说道:

    “放心吧,老板,人都在门口了。”

    杨克坐着车到达了搭建了三个多月的摄影棚。

    他要在这里拍摄关于章鱼博士的戏份。

    由于其他主演去宣传电影了,杨克只能先拍一些零散镜头或者是博士的独角戏,零散镜头给了摄影二组,博士的戏杨克要亲自盯着。

    拍了一周后,摄影组彻底认可了杨克说的,他不会过分为难他们。

    摄影组发誓,这是和杨克合作以来,最轻松的一次,希望可以保持下去。

    灯光组也觉得,他们头儿的头发保住了。

    等到1月10号的时候,杨克他们就没事做了。

    15号的时候杨克把主演团队叫来了,三周宣传够了,剩下的时间随意吧,反正票房已经很高了。

    拍摄,转场,拍摄,转场。

    杨克有意的没有选择纽约作为拍摄地点。

    期间小姨打电话让他回国过年,他都没回去。

    到2月22号,上映60天的蜘蛛侠在美利坚下映了,美利坚票房四亿三千万美刀。

    华国40天就下映了,票房两亿一千万华币,杨克说不上惊喜,也说不上失落。

    雷纳德倒是十分激动,天天给杨克打电话问什么时候启动漫威的项目。

    杨克被他打烦了,告诉他06年立项,07年拍,雷纳德这才消停下来。

    主要《蜘蛛侠1》全球八亿六千万美刀的票房,雷纳德口水都止不住了。

    “老板,先生把你的那一半提前打过来了。”

    劳伦斯对杨克说道:

    “将近一亿八千万,这和抢差不多了啊。”

    “在先生给的那张卡里放着吧,我的钱你和汤米都可以随便用。”

    杨克说道:

    “顺便找人,去和八大聊聊他们之后新片的华国网络播放权,要独家的,长期协议,在华国过不了审的不要。”

    劳伦斯应是,摇着头去一边打电话了。

    直到3月12号,彼得停住火车,被传递到车厢里,杨克说出了那句“我撞倒过蜘蛛侠”的华语台词。

    所有的戏份就拍完了。

    杨克其实想加一场,他对彼得说下个月要回国,希望蜘蛛侠能给他签个名的戏。

    但觉得和场景格格不入,也就算了。

    杨克宣布休息五天,五天后集合出发去英格兰。

    剩下的那队后期小队拿着所有的拍摄成果,以及记录下来的杨克的所有要求,当天就飞往华国了。

    与此同时,在海的另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