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十六章 金线蟒

    薛同也察觉到了不对,马上叫停了队伍。

    他喊来引路人问道:“你们村子现在这个时间都已经休息了?”

    老头儿缓缓回答,“将军说笑了,这个时间晚饭都还没吃呢。”

    “那为什么没有一丝炊烟升起。”

    听薛同问起,老头儿这才眯眼看去,确实没有烟气。心下不解,这个点不应该啊。

    心里有了几分不好的猜测,薛同命令队伍加快速度,继续前进。

    一行人终于赶在太阳落山前抵达了村子。

    在落日的余晖中,一片村落安静地矗立在河岸。

    十几间高脚茅屋隐匿在树丛中,交错有致。

    此时村门大开,丝毫未见人踪。

    看着眼前怪异的场景,薛同没有冒然令全部人进入村子。

    “李仁、王惊……”他喊了几个身手矫健的兵卒随其进村查看,其他人则被留在了原地,这样万一发生什么不测也有个接应。

    薛同率先走了进去,王惊几人随后跟上。

    昏黄的阳光斜射进来,照在屋舍,树木上,在地面投出一片片丛横交错,斑驳横生的阴影。

    几人呈松散的搜索队形慢慢前进,在阴影中努力辨认周围景物。

    这队形看似松散,实则每个人都在警戒一个方向,一有情况发出警报后,其他几人能立马赶来支援。

    在四处查探后,王惊发现村内道路屋舍完好无损,整洁如初。

    一些些人家篱笆墙垣门户洞开,院内土灶还有未熄灭的柴火。推开门,桌子上锅碗瓢盆依次摆放,甚至还有吃剩的饭菜。丝毫不像有人入侵的样子,却也不见一个人影。

    一番搜索过后,几人回到了村口。

    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王惊判断,村里人不是被掳走的,倒像是自愿的,有序的离开了村子。

    薛同召集众人过来,说道。

    “村里的人暂时下落不明,但现在天色已黑,不利于行动,我们在村口扎营,明天再行搜索。”

    紧接着他开始分派众士卒,除了埋锅做饭的几人外,其余人都被分作了几组轮流警戒巡逻。

    夜渐渐深了。

    黑暗吞噬了周围,只剩下营地里的几堆篝火在竭力燃烧放出光亮。

    负责巡夜的兵士打着哈欠从黑夜中走来,叫醒了另一组休息的人。

    另一组人嘟囔几句,抱怨怎么他们怎么回来的这么早,是不是还没到时辰,然后拾起刀矛等兵器,裹紧衣物走入黑夜。

    王惊蜷缩在火堆旁,火光映照着他的脸庞,明暗不定。

    此时他保持着半睡半醒的状态,在野外,在如此诡异的地方,确保第一时间能洞察到周围的情况非常重要。

    河边的黑夜是冰冷的,这点能从寒冷的铁甲上感触到。

    这会儿,周围除了火苗燃烧发出的劈里啪啦声,河水流动的声音,再无别的声响。

    寂静,过于寂静。

    就连刚才偶尔响起一两声的虫鸣也消失不见。

    睁开双眼,火苗映照在他黑色的眸子里。

    王惊心里涌起一阵不安。

    坐直身子,徒劳地向周围看去,只是一片黑暗。

    以防万一,他翻出包袱里的三星连弩零件,在昏暗的环境中组装起来。

    由于对零件十分熟悉,王惊几乎闭着眼睛都能完成。

    随着咔嗒一声,弩机组装完毕。

    抱着怀里的连弩,王惊稍稍定心。

    啊!

    西面不远处传来一身惨叫。

    王惊猛然起身,向黑暗中看去。

    啊!救命。

    什么东西。

    ……

    此时又传来几声惨叫。

    薛同也立时站起,同时大喊道:“戒备。”

    众兵卒其实并没睡熟,听到第一声惨叫就已惊醒。

    在队长呼喊后,顾不得其他,拾起武器,连忙站起来。三到四人结成一圈,背靠背,抬矛持刀,警惕地环顾四周,提防任何可能出现的危险。

    稍待片刻,周围重新安静下来,但众人紧张的神情一直挂在脸上。

    “王惊,李仁……”薛同侧头点出离得近的五人名字,“你们几人随我去查探,点上火把。”

    呼,三支火把点起。

    薛同接过李仁递过来的一支,“其他人原地防御。”说着看了一眼王惊怀里的弩机。

    “你走中间。”

    “出发。”然后做了个前进的手势,率先走入黑暗。

    几人相继跟上。

    王惊走在中间,前后各两人,作为唯一的远程单位被保护着。

    两人中一人手举火把照明,另一手握刀。

    另一人双手端矛,保持刺击状态,随时准备将敌人捅个对穿。

    王惊端着弩机,里面已经装好三支弩箭,随时准备击发。

    此外,他将长矛放在了营地,腰间一边是箭袋,一边是佩刀。这样既能保持灵活性,又有一定的近战能力。

    向东走不远。

    就见低矮的树丛中,一只头盔挂在枝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