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51章 苍生与鬼神

    喋喋不休的伙计终于走了,李大狗也对老吴有了更多的兴趣。

    能说书,会算命,这是难得的复合型人才啊。

    虽然伙计说,老吴算命生意做的不咋的,可这也是一门专业啊,换了其他人,只怕没两天就要被揍得鼻青脸肿。

    所以李大狗觉得,下午就去城隍街找找看,和对方交谈一下。

    唐皇封正的故事,总让他有股熟悉感,像是西游记里拼凑出来的桥段。

    或许只是单纯的雷同,可李大狗在前天晚上,还遇到一个女鬼,多了解一些神神鬼鬼的事情,说不得就能对自己的任务有所帮助。

    何况,去逛城隍街,本来就在他的打算之中。

    所以李大狗吃完一桌子饭菜,付了三两五钱银子,就慢悠悠往西北方向的城隍街而去。

    麻叶县虽然常住人口不算多,白天之时,人流量还是不少的。

    有道是人一满万,无边无际,这话自然是夸张,可散落在街巷道路,还真有点摩肩擦踵,人山人海的感觉。

    三街六市十二坊,那是一样不缺,人潮车马小商贩,那是一样不少。

    现在正是午餐时分,不少本地人,手上提着菜蔬油盐,往家里赶,自己做饭才是正理,在外面吃饭,总归还是少的。

    倒是也不少县城周围的人,在街角屋檐或站或坐,守着自家鸡鸭蔬菜,山猎渔获,街道上也有一些挑担推车,吆喝叫卖,做些售果贩浆活计的小贩。

    只是生意也说不上好,小民求生不已,进城贩卖特产的人,大多都会自带干粮,少有人光顾这些生意。

    李大狗看在眼里,倒想尝尝,只是刚才已经吃的太饱,实在吃不下了,只好打算晚上再说。

    昨天客栈的伙计说,城隍街的夜市很热闹,酒糟甜点,香饮炭烧,都很不错,更有那雪云糕,驴打滚,都值得尝尝。

    李大狗是很期待的,有夜市小摊,谁还吃正餐啊?

    走过两处街道,步入一个小巷,迎面是一个面有老态的中年汉子,推着装有过半瓜果的板车,伸长了脖子,小心翼翼观察前面道路。

    李大狗默默退了出来,让他先过。

    中年汉子出来之后,对着他感激得点了点头,李大狗回于温和一笑。

    转过头,就看到他把板车停在一个开阔处,收拾好车上因颠簸得有些散乱的果子,默默坐在车辕上,掏出一张烙饼,慢慢啃着。

    这便是他的午餐了吧。

    无论在什么年代,籍籍无名,默默无闻,勤勤恳恳,苦苦求生的老百姓,都是最多的。

    他们发不出多少光彩,史书上也留不下名字,当然也说不上伟大,可他们才是这个社会的基石。

    是被忽略的大多数。

    也是这个天下的芸芸苍生。

    李大狗在城里慢慢的走着,虽然有目的,却走的不急不缓。

    看到一座普通房子里,有一棵好看的树,他便走过去那边瞧瞧。

    看到一个笑起来有两个可爱小酒窝的孩童,他也会特意经过她的身边。

    遇见谁家小娘子长得好看,李大狗当然也会多看两眼。

    遇见一条很凶的狗,他就做个凶恶的模样,吓得它落荒而逃,然后跟在它后面,直到它跑回了家。

    秋风未凉,秋阳还暖。

    李大狗的心,也变得温柔与平和。

    七拐八绕中,他终于到了城隍街,已是下午四点多了。

    麻叶县的规划,和其他地方差不多,有三横三纵六条主要街道。

    城隍庙,就在正东中间的哪条街道,附近还有文庙武庙。

    说起来倒是离他住的地方要近些。

    这个时间段,人流倒不算太多,住城外的已经早早回去了,城里人做工的还没下工,妇人们该买的东西,早上也买好了。

    等到吃了晚饭,才有时间出来逛街。所以李大狗远远的,就看见了那位说书先生,摆在一棵树下的算命摊子。

    摊子前后有两张凳子,一张空着,一张他自己坐,那个清秀少年,也就是他的徒弟,却只能在旁边蹲着。

    老吴身上已经多了一件杏黄色的外套,头上除了方巾,还戴了一顶帽子,就连他徒弟,也换了一身行头。

    没有生意上门,老吴也只能东瞧西看,不多会儿,就看到了李大狗的身影。以老吴多年行走江湖的经验,一眼就瞧出他是一个有钱人。

    一身衣物虽是普通棉布,却没什么褶皱,也瞧不出磨损,一看就是新买的。肩上包裹和腰间的刀也沉甸甸,不是有钱人才有鬼了。

    老吴已经开始琢磨,怎么才能以不突兀的方式,和他搭上话,然后狠狠赚上一笔。

    这是一个脑力活,毕竟对方腰上的刀,可不是吃素的。

    于是他轻轻扯了一下徒弟的衣服,清秀少年很有经验的站起身,慢慢走到师傅背后,微微低头,目不斜视。

    老吴脸上一副高深模样,脑子却在飞快运转,分析着对方底细

    “外乡人…低调有钱的外乡人…”

    “还是个江湖客,年轻有钱的江湖客…”

    “手脚粗大,皮肤粗糙,不是大家子弟,是个能吃苦的,没太多见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