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63章 遥望南京

    刚刚回到乾清宫暖阁里,朱由校便迫不及待的召来了一名随侍太监。

    \\\"皇爷,什么事这么急要把骆大人召回来。”

    王安看着那名匆匆离去的内侍的背影,颇有些好奇的向朱由校问道。

    听到王安的话后,朱由校轻轻的放下手中的奏章。

    \\\"他在大同整天闲着也没事干,朕也该给他找点事干了,南京如今太安逸了些。\\\"

    一听到南京二字,王安的眼睛猛地一缩。

    \\\"大伴,如今那南京守备太监是谁?是你的人吗?\\\"

    朱由校饶有兴趣的问道。

    由于南京的特殊位置以及独特地位,明朝皇帝特地在南京设立了一个职位,名为守备太监。位置甚至在南京守备之上,同样有节制南京兵权的权力,一般都是由皇帝身边的近侍担当,为心腹中的心腹。

    听到此处,王安的嘴里充满了苦涩。

    \\\"爷,如今南京城并未有守备太监。\\\"

    听到此话,朱由校瞬间坐不住了。

    \\\"怎么回事?南京没有守备太监?那南京大权岂不是尽在南京守备一人之中?\\\"朱由校的声音有些急切。

    倘若按照王安所说,此时的南京城没有守备太监节制,那南直隶的军权岂不是尽在南京守备一手手中?

    \\\"皇爷,这事还要追溯到万历爷的时候..\\\"

    \\\"万历爷的时候曾经派遣内侍前往各地收取矿税..南京也不例外..后来由于生出了种种变故..万历爷停了矿税,南京守备太监自然而然也被撤销了,从此朝廷就没有再向南京派遣过守备太监。\\\"

    王安简单的为朱由校描述了如今南京城没有守备太监的原因,听得朱由校一愣一愣的。

    朱由校的祖父,万历皇帝当政时期,为了改善经济,提升税收,万历皇帝曾经派遣宫中的内侍到全国各地开矿征税。

    不管万历皇帝这样做的初衷是什么,起码他确实是为了提高税收,做过一系列的举措。但好景不长,很快全国各地便传来了矿税太监为祸民间的消息。

    并且在南直隶地区,甚至还爆发过大规模的民变,就是为了反对矿税。迫于种种压力,万历皇帝最终召回了这些矿税太监,万历矿税只执行了七年。

    \\\"你的意思是说,自那时起,南京从此就没有守备太监了?\\\"

    朱由校吧唧了一下嘴,向王安问道。

    \\\"此后万历爷也曾数次想要向南京派遣守备太监,但都因为种种事情不了了之,所以南京守备太监之职已经空闲二十余年了...\\\"

    听到王安的话后,朱由校缓缓的点了点头。

    难怪江南地区的官员们有恃无恐,朝廷已经逐渐丧失了对江南地区的主导权。而且朝堂上出身南方的官员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自然而然的便会抗拒一些朝廷的诏令。

    尤其是南直隶地区没有了守备太监,那地方上的事岂不就是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再也没有人能够掣肘他们。

    \\\"鲁钦到哪了?算算日子,也该到京城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