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五十二章 杨浩首遇邓重凌重凌修道忆往昔

    杨浩休息几日后,将此岛屿在探索起来,此岛屿大概纵横几万丈,甚为宽广,岛上有树林,有湖泊,有沙漠,有沼泽环境复杂多变。寻找几日后,就只找到一株丹木草,“看来,这个岛屿上是没有丹木草了。必须离开这里,前往下一个岛屿搜寻。”

    杨浩正愁如何前往隔壁的岛屿——毕竟相隔太远,杨浩又是练气期不会架光飞行,手中又没有飞行的法器,就算御剑飞也不过几刻钟时间,恐怕没有到另一个海岛就会落水喂了海鱼。

    忽然看见海岛沙滩上站着一人。

    那人星眉剑目,双眼清澈,英气逼人,右手执一柄星辰剑,剑长三尺三,通体星光熠熠,身后背一柄拂尘,身间挎着一个黄金葫芦,左手黏兰花剑诀。身披淡蓝色太极八卦大袍,发梳道髻,口称:“无上天尊。”这年轻道士就是邓重凌。

    邓重凌出身在大唐江州城中,家境殷实,他又是家中嫡长子,更是得祖父,父亲宠爱,少年轻狂,便沾染了浪荡习气,呼朋唤友,飞鹰走狗,整日游手好闲,无事生非,虽无干出什么伤天害理之事,但也是浪荡之辈。

    邓重凌的祖父年少时家中一贫如洗,家徒四壁,人近而立还是光棍一条,后遇贵人,贵人不但交给他一孩子——就是重凌之父,还给出了几千两黄金,珠宝首饰,嘱咐道:“这孩子在,你的富贵就在,这孩子若是没了,你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祖父这才渐渐起家,从此发家致富,更娶了那位贵人之女为妻。家财越做越大。

    而后几年贵人去世,死前告诉祖父,那孩子是因为宫中叛乱,皇后的孩子被带离皇宫交到他手中,一定要好好保住这个秘密,来日忠臣良将若能找到你,便把实情相告。辅助龙裔登上帝位,若是没有人前来相认,就让那孩子平平淡淡地过完一生,与世无争。

    十几年后祖父与世长辞前,仍没有等到忠臣良将前来寻找,一时不忍,便告诉了重凌之父,当年实情,撒手而去。重凌之父,得知此事,看了看膝下儿子,深感事情不妙。果不其然,几天后大批军队围住江州城,镇远将军李静,丞相张之柏,国师李风都来找到了重凌之父。可惜他本身体羸弱不堪,如此阵仗着实将他吓个半死。

    三方争夺,重凌一家人被抢来抢去,至此大唐盛世不再,天下战火纷飞,朝廷风雨飘摇,三年后,重凌之父,实是不堪这种寄人篱下,受尽屈辱的生活,上吊自尽。大家开始争夺皇嫡孙邓重凌。

    小小年纪,历经磨难。打他父亲自尽那天开始,邓重凌突然感觉到生命的脆弱和命运的反复无常,日月有升有落,四季去而复来,而逝去的生命却再不回来,那么人生的意义到底在哪里?这些经历让邓重凌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变得愈发阴郁沉默起来,显露出与年龄不符的成熟。

    邓重凌收心养性,专心读书,要从圣贤古籍中去找寻解脱之法,多年没有得到答案的他却对书中记载的仙道之说,感上了兴趣。这对于一个穷途末路的少年,点燃了一丝生活的希望。

    终有一日,护送他回京途中,遇到另一路叛军,两军相遇,尸积成山,血流成河。他也趁着混乱逃跑,一路要饭直奔南方,更在途中,见惯了生生死死心酸无奈,为了生存下去,天天要与其他流亡人争夺少的可怜的果腹之食,保暖之衣,一次甚至要从野狗嘴里抢夺一个发霉的馒头。如此一颗平淡看破红尘的心也变的坚硬,冷酷,无情起来。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邓重凌仰天长啸:“为什么?为什么?老天如此不公?”重凌一路逃亡,期间还在灵隐寺做过和尚,本以为终于能皈依佛门,跳出世俗,能青灯古佛了此一生。

    没有想到叛军追到此处,杀光全寺院和尚,威逼重凌回京。重凌回京后傀儡一样受人摆布,事事不顺,受制于人处处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