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七十四章 一纸言论百年基,九州卷土试重来(下)

    这其实也是奕詝对罗刹人一种变相的游击战,因为在实力不对等的情况下,只有以空间换时间了。

    但是,接下来,奕詝就要向道光要一些实在性的东西——政策。

    因为奕詝明白,现在向道光要钱没钱,要人,特别是军事方面的人,那更没有。

    所以,只能要政策,政策其实就是圣谕了,就是奕詝不要圣谕也行,可是,在华夏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中,“礼仪”二字已经深入到每个人的骨髓当中,而礼仪方面,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名正言顺”。奕詝要这条圣旨的意思,就是为了按住天下悠悠之口,为后面的各种行动正名。

    这些政策,主要是奕詝根据大致的历史走向,要针对性的谋取这些地缘战略而服务的。

    在后世的百年时间里,全世界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端,殖民主义在不断地解体。欧罗巴的国家也失去了大量的殖民地,而一旦失去这些殖民地,那国家实力就会成几何倍数一样下降。君不见日不落帝国就是由于殖民地的瓦解,最终在海洋三岛上沦为二流国家。

    所以,奕詝想到,现在就是谋取到殖民地,那还不是自己的,必须让华人区居住,然后把当地的文化,传统逐渐给奴役过来,直至同化。

    因此,奕詝觉得,自己在抓住北方战线不沦陷的情况下,还要争取向南,向中南半岛突进,而且,还要在印度洋上找到属于华夏的出海口。

    还有,必须整合苏禄海域,安达曼海域,还有爪哇岛周围的的华人,并且,以爪哇岛为跳板,向更南的澳大利亚大陆进军。这样,奕詝就可以控制东西半球的海上交通线。

    然后,通过印度洋上的出海口,向遥远的非洲大陆进军。去拯救还处于原始社会时期的非洲部落,将华夏的文明曙光撒向那些懵懂的黑人兄弟。

    而且,在非洲大陆上,从北纬15度到南纬15度的六千多里的范围里,那一年四季雨热同期,热带雨林密布,而且,这个范围还是非洲大陆的水塔。

    而在北回归线以北,北非那里可是挖一锄头,地上就可以挖出石油的土地啊。

    综上,奕詝觉得,自己必须要打通印度洋的出海口,赶紧占领这些战略要地。

    于是,奕詝这时又跪在地上,向道光皇帝说道,“皇阿玛,儿臣要请一道圣旨,就是在特殊时期,西藏办事大臣和西宁办事大臣必须无条件的服从儿臣安排。还有,蒙古各旗在战争期间必须无条件配合卫国军的国战,如果出现贻误战机之徒,可以就地格杀……”

    奕詝说了很多,道光听完,感到既然自己的日子也不多了,以后这个国家要交到老四手里,就全部准了。

    最后的结果就是:奕詝身兼卫国大将军,盛京,吉林,黑龙江,伊犁,乌里雅苏台五将军辖区总督;西宁,西藏大臣辖区总督;西南讨要兵马使。

    当这道圣旨以邸报的形式发往大清全国各地后,奕,察尔汗,皇后,太后,破例没有吃饭。

    而且,奕还空腹上阵,连御三女。结果导致肾水不足,趴在床上修养了三月。

    接下来奕詝必须做好这一年以内的准备了。因为奕詝有一种预感,他觉得,在大清道光二十九年,也就是1849年,肯定是波澜壮阔的一年,在这一年,将是自己登基至关重要的一年,自己千万不能马虎。另外,自己必须在军机处要物色两位大臣,这样,才不至于上层建筑空虚。

    因此,当奕詝从养心殿出来后,就回到了自己居住的澄静斋,在这里,奕詝让冯子材派人去把王鼎和潘世恩请来。

    过了半个时辰,这两位朝中大佬来到了奕詝面前,行礼之后,奉茶。

    接下来奕詝就谈起了两人过去的得意岁月,如王鼎,在*战争中,极力主战,反对议和投降割让香港。1842年,当林则徐因抗战获罪而被遣戌伊犁时,正值河南祥符(即河南开封)黄河决口,王鼎以大学士出署东河河道总督堵塞河口。由于赞成林则徐禁烟抗战,王鼎上疏道光奏留林则徐助襄河工,治河竣工后,又奏请任林则徐为河督。时英帝国侵略者二次海上北犯,道光皇帝怕得罪洋人,仍坚持将林则徐发往新疆。

    当奕詝说完这些往事,这位憨直的大清军纪首辅,也顿时眉开眼笑。而且,就是奕詝这样放下身段和他们一交谈,他们顿时觉得也许这位大清的皇储是可以结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