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8章 真的都可以带回来

    “对了,你过来有啥事?”高玉兰这才想起来于知南说是有事过来找她。

    “婶子,你也知道我今天赌气和我娘她们分了家,所以她们除了钱啥也没给我,我这家里连点米都没有,就想着到婶子这买点粮食先对付两天,等过两天我再去城里转转,看看能不能换着粮食。”于知南把自己的来意说了出来。

    “就这事啊,什么买不买的,你先拿去吃就行,婶子家就是不缺粮食。”高玉兰不在意的摆摆手,她家全是壮劳力,一年工分就不老少,到了年底就全都换成粮食了。

    “那不行婶子,我这以后可能经常需要来麻烦你,你要是不收钱,我以后可不敢过来了。”于知南知道高婶子是好意,但是她却不能拿人家的好意当做应当应分的,那样关系是处不长的。

    “你这孩子,行吧,你都要啥,婶子去给你装去。”高秀兰笑着说了她一句,然后起身去了厨房。

    “婶子,您给我先来10斤玉米面,如果大米宽裕的话也给我来一点,小熙之前饿的狠了,我想给她熬点米汤补补营养。对了婶子,我还得从您这再拿点鸡蛋。”

    “小熙?”高秀兰有些疑惑的看向于知南。

    “哦,就是大丫,我这想着孩子都一岁了还没名字,就给孩子起了一个,叫顾言思,小名就叫小熙。”于知南给她解释道。

    “言思?是哪两个字?”

    “语言的言,思想的思,是出自诗经里的一句话“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哦哦,要不说还是你们文化人呢,这取名字也和咱们不一样,呵呵,这名字好听,还是诗呢。”高秀兰也不知那诗啥的是什么玩意,但是听着就很好听。

    于知南就是笑笑没再说话,她刚才顺嘴就说了诗经,她也不知道这个年代诗经什么的会不会犯啥忌讳,不过以后还是小心些吧。

    高玉兰很快就给她装好了粮食,还给她拿了10个鸡蛋。

    “这些鸡蛋你先拿着,婶子家鸡蛋刚好前天让你叔拿去镇上粮站去了,等婶子再攒几天再给你拿过去。”高秀兰把装好东西都拿回堂屋。

    “没事婶子,这些够了,我就是给孩子吃。”于知南笑着说道。

    “行,你先吃着,这是10斤玉米面,婶子家大米不多,给你先拿了3斤,这还有5斤高粱米也给你拿着。”高玉兰指着两个口袋说道,大米现在是金贵的东西,她们这些村里人家很少买这个吃。

    “婶子,我也不知道这些粮食值多少钱,这些您先拿着。”于知南从口袋里拿出5块钱递过去。

    “这可要不了这么多,都是自家种的,不值这么多钱。”高玉兰看于知南拿出5块钱来赶忙给她推了回去。

    “婶子,您也别往回推了,我这以后肯定少不了常来麻烦您,再说了,我和小熙以前也没少吃您给的东西,这点钱您就别和我推来推去的。”于知南抓着她的手很诚恳的说道。

    “那,行吧,你这孩子啊,下回可不能给这么多了,你自己带个孩子也不容易,何况这肚子里还有一个呢,你得为自己多打算打算。”高玉兰听她这么说也就不再推辞,不过心里还是暖暖的,这孩子知道感恩呢。

    虽然她平时帮她们娘俩一把也不是为了让她感谢她啥的,但是别人记着你的好,多少都是让人欣慰的。

    “这么多东西你也拿不回去,你等一会儿,我让李青送你回去。”说着高玉兰就出了堂屋。

    李青是高玉兰的小儿子,今年15岁了,很快就跟着他妈进了屋。

    “嫂子。”李青看到于知南喊了一声。

    “哎”于知南也应了一声。

    “这些东西给你嫂子送过去,送完了就赶紧回家知道吗,这么大小子了还成天在外面瞎跑。”高玉兰把炕上的粮食都放到儿子手里。

    “我知道了娘。”李青嘿嘿笑着说道。

    “那婶子我先回了。”于知南并没有推辞让李青帮忙,她这大着肚子还抱着孩子,确实不好拿东西。

    “行,回吧,路上小心点啊,以后有事就过来找婶子。”高玉兰跟着走到了院门口。

    “我知道了嫂子,您回吧。”于知南笑着和她说了声,然后转过身和李青一起往家走。

    到了院子正好看到去厨房做饭的王大妹,王大妹狠狠的瞪了她一眼,看到她那大包小包的东西更是眼热的不行,但是到底也没敢再说什么,摔摔打打的去了厨房。

    于知南也不理她,径直走到自己房间打开了房门,李青把东西放在屋里就走了。

    于知南把门关上,把小熙放炕上让她自己玩,自己把粮食也都搬到炕柜里放好,想了想还是又找了把锁头把炕柜也锁上了,在房子没分开之前,她还是防着点吧。

    另一边苗笑笑在现代给屋子做了个大扫除,然后外卖就到了。

    外卖员快到的时候打了一个电话过来,苗笑笑拿着录音笔放出录音,里面响起了于知南的声音“你放在门口吧,我一会儿自己拿。”

    “那行,我给你放门口了,你不要忘记拿。”

    “好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