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1章 高二上期中考

    岑淑慎做梦都在做卷子的这几天像校园里不亲人的小猫咪,飞快地溜走了,她觉得自己根本就没有准备好,就坐进了考场里。

    热烈的阳光似乎就在昨天,今天已经染上了疏寒,窗外不知名的老树抖下金黄的叶子,地上是一片灿金色的海洋,清洁工阿姨正拿着木头扎成的大扫帚在扫落叶。

    隔壁座的眼下似乎一片青黑,你说这群高中生有青春的朝气吧,他们似乎被繁重的课业和日复一日的考试压垮了肩膀;你要说没有吧,一下课,人人如龙。

    岑淑慎每次大考前必定要睡一个完美的觉(大于10h),这样才能保证她在答题的时候脑子不会因为昏昏沉沉而而背叛她。

    她做上第一题的时候还在回味口腔里海苔肉松小贝的香气,脆脆的海苔和柔软湿润的蛋糕体,似乎脑子和舌头一起留在了美妙的早餐里。

    在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鳕贝……

    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这绝对是个搭配不当了。这句应该是次序不当,岑淑慎顺利地又做下一道选择题。

    下列对联中,最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是?

    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这个这么狂,很像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李白啊……第一句应该是讲的隐居,这句“秋天一鹄先生骨,春水群鸥野老心”倒是特别符合杜甫,而且杜甫自称少陵野老……

    再往下做到一道让人痛苦的成语题,这对才回来没几个月的她来说真的是一个重大挑战了,语文真的重积累,她哪怕最近几个月都有按照语文老师的建议每天记住一个成语,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她不知道的成语也太多了,就算积累过你也未必想得起来它的意思。

    岑淑慎这会就在对着“惨淡经营”抓耳挠腮,明明这个成语就在记在了她的小本子上,她是怎么都想不起来到底什么意思,倒是觉得自己现在的经营是真的惨淡。

    她皱巴起脸往下做文言文阅读,她的高中学习倒也不算从头再来,慢慢沉下心都去学,上辈子学过的东西也在她的脑子里慢慢舒展开来,一道选择选与现代汉语意义不相同的,信用这里明显是个动词,在现代肯定是名词,这不简单?

    还有一道跟文章内容相关的选择题,再流畅地写完两道翻译,又非常熟练地分析出诗歌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志得意满地来到了名句名篇默写。

    上去第一句就卡住了,玉户帘中卷不去……明明就在嘴边了,偏偏就是脱口不出,岑淑慎又开始抓她的头发了。

    好在除了这句其他七句名篇填空都顺利地答出来了,她在“蓬山此去无多路”后面跟上“青鸟殷勤为探看”,然后长长地舒了口气。

    一口气还没上来,又得去看晦涩的现代文阅读了,看着像一篇散文,题目是把栏杆拍遍,从看到标题开始,岑淑慎就开始感到痛苦了,好在往下细细地读,发现这是一篇人物类的散文,围绕辛弃疾一生,在出世和入世之间矛盾,在被用和被弃中受煎熬,倒是通俗易懂,她盼望着题目和文章一样通俗易懂,一看题目,岑淑慎快乐到飞起,期中考1\/3稳了,都是很基础的题型,除了最后一题标题的作用有点难,她一点答了这个题目出自他的一篇代表作《水龙吟》增加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全是背的套话),一点答了概括了辛弃疾作为爱国志士、爱国词人的双重身份,表现了他报国的热情,报国无门的悲愤和词作的豪放,她硬是连猜带编带套套路做完了阅读理解,也不确定自己答的对不对,首先要充满自信。

    最后写完一篇基础的议论文,她感觉自己现在写作文简直不会说话,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和素材的积累,甚至还要担心自己素材会不会一不小心用了“未来”的,心情又down了下去,她真的不擅长写议论文。

    *

    丧气着脸走出考场,岑淑慎又没意识到似乎有人在她背后拼命招手喊她的名字,她已经找到了她的小伙伴。

    “季阳!”清秀的高个男生慢慢回头,他长得非常书卷气,肤色瓷白,看到她露出了浅浅的微笑:“岑同学……”他喊人甚至不喊全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