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四十四章 分量?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

    十二月

    黎阳城

    徐茂公站在书案前翻阅公文,速度却是走马看花那种,“我没在城里这些日子的公文,你都批好了。”

    “那当然。”郭孝恪不无得意地道。

    “一本也没给我留?害我回来也没事做?”徐茂公半真半假的报怨,随手将公文往案上一扔,转到另一侧的软榻坐下。

    徐茂公连复察一下也不做,这种一如既往地信任让郭孝恪很安心。但眼下他觉得自己更该关心另一件事:“既然对我这么放心,那接下来的事也交给我吧,你就好好歇着。”

    “你不怕麻烦就行。到时别到处报怨,说我这做上司的虐待部下。”对属下这种听起来像是要夺权的行为,徐茂公倒答应的干脆。

    “你确定不要再找个郎中看看?”郭孝恪皱眉,茂公的气色为什么看起来还是不好?

    “只是个小风寒,养几天就好了。”徐茂公轻描淡写地道。知道自己的伤势瞒不过人,便找了个借口,这是冬天,风寒,应该是最常见的吧?

    “再看看有什么关系?”郭孝恪坚持。就是“小风寒”才奇怪啊,茂公他是练家子,一个风寒能拖了好几天还不好?

    “不看。麻烦。”徐茂公也坚持。若被军中地郎中发现他生病是内伤。那解释起来才真地麻烦。

    真是地。若袁姑娘还在。这种事哪用得着他操心。想到袁紫烟。郭孝恪脑中灵光一闪。原来是这么回事。他认为自己明白了。

    “大丈夫何患无妻。黎阳城中地佳人也不少。改明儿我给你找一个。”自问找到了“病因”。郭孝恪决定客串一回郎中。为上司兼好友治治这相思病。

    “黎阳城里还有佳人没被你郭少爷收入囊中?”徐茂公故作惊讶。也算默认了他地推测。反正自己受伤地原因还真是这个。

    “找找总会有嘛。”郭孝恪有点不好意思。

    徐茂公微笑。郭孝恪来黎阳一年多地时间。可是招蜂惹蝶不断。他年轻有为。虽不是美男子。相貌也过得去。加上出生在有钱人家。从来出手阔绰。很是惹得不少女子芳心暗许。偏偏他本人也自许多情。故是风流韵事连徐茂公都时有耳闻。

    正说话间,张亮神色慌张地进来:“茂公,孝恪,玄成他来了!”

    “那就请他进来啊,又不是外人。”郭孝恪随口说道。

    “不,不是”张亮急得满头大汗,偏又说不出来什么。

    郭孝恪和徐茂公互看一眼,都心觉不妙。张亮素来口齿灵俐,能让他惊成这样的是什么事?

    “玄**在哪?”徐茂公问道。

    “前前厅。”

    张亮总算说出几个完整的字来。

    “看看去。”

    魏征一身素服,立于厅中,见面后第一句就是:“魏公和伯当,都故去了。”

    “怎么会?我上次在长安见时不是还好好的吗?”郭孝恪惊骇莫名,难道,难道李唐终是容不下他们吗?

    “究竟是怎么回事?”徐茂公也追问。李密和王伯当“不在了”是肯定的,但他需要知道这其中经过,具体是哪个历史版本,可有破绽。

    魏征叹了一声,开始叙说。

    原来李密出长安后,满朝文武都道他此去必反。唐主正犹豫间,不料随李密出长安的部下中有个叫张宝德的,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竟在途中上书李渊,妄言李密必叛,唐主于是派了使者追上李密,让李密先独自返回长安。招集旧部一事需重新商量。

    使者到达时,李密一行已到达桃林县附近。

    李密见李渊已对自己起了疑心,如果回长安一定是自投罗网。李密决定铤而走险,于是他杀了李渊派来的使者,乘桃林县令还不知实情,攻克了桃林县城,当时与桃林县距离最近的唐军是镇守熊州的史万宝和行军总管盛彦师,离桃林县最近的瓦岗军旧部是张善相。

    在得知李密造反后,盛彦师料到李密必然要去投靠张善相,而熊耳岭是其必经之路,于是盛彦师抄近路先赶到熊耳岭埋伏。

    待李密等人赶到时,盛彦师突然乱箭齐发,李密与王伯当当场身亡。随后,头颅被盛彦师割下,献于长安。

    魏征诉说经过,泪流满面,最后他道:“我奉唐主之命,将魏公和伯当的人头带来了。”

    他身后的两名随从手中各捧着一个木匣,听到魏征的话,这时各上前一步。

    郭孝恪和张亮分别上前,各打开一个,飞快地扫了一眼,马上盖上。然后向徐茂公点点头。虽说都是上惯战场,见惯生死的人,但面对的是自己主公和同僚的,还是觉得惨不忍睹。

    徐茂公颓然坐下,用手抚额,甚是苦恼。

    他心中却在飞快计算着,李密和王伯当肯定是没死,那死的又是谁呢?这多半可能是房彦藻安排的替身,房彦藻的眼光自不必说,那些亲兵在相貌和忠心上应该不用自己多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