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四十三

    凤凰镇5个村的魔芋滞销了,中间商看到魔芋质量不佳纷纷减少了采购量还不断压低价格,搞得一些业主和农户心情烦闷。

    事情反映到镇农业中心。“这是市场经济行为,我们无法左右。”农服中心主任邓光明一脸无奈。

    “写材料的时候看他眉飞色舞的,叫他解决问题就是这副怂样。”一旁的武装部主任驰远听到邓光明的话,十分不屑。他走到高淄办公室,“高镇,今年下半年征兵要开始了,由于上半年动员人数比较多,下半年咱们的指标要完成可能有点难度……”

    “先争取争取,到年底再说。”

    “刚刚看到农服中心门口好热闹,今儿怎么群众喜欢到政府门口赶场?”

    “怎么回事?”

    “农户叫我们想办法看能不能向外推一下咱们的魔芋。”驰远说。

    “这个事儿我也听说了,那几个村不是有帮扶单位吗,帮扶单位会帮忙销吧?”

    “具体情况我也不太了解,那高镇您忙,我出去了。”

    驰远东张西望向厕所走去,高淄心想这件事不是小事,如果处理不好的话,舆论可能就来了。他思忖再三,给吴慈打了个电话。“吴主任,在忙吗?”

    “哟,稀客,您怎么有空给我打电话?”吴慈正在办公室,她避免说出高淄的名字。

    “我这里有个事儿,想请您帮帮忙。”

    “客气了,怎么啦?”

    “这边魔芋行情不好,看贵单位能不能宣传一下,做个直播,邀请网络红人来带带货。”

    “听说今年因为天气,几个村的魔芋质量不怎么样,这样直播,对我们信誉不好。高镇,您不要把我往火坑里推,而且这事儿我得跟领导请示一下。”自从楚樊君找吴慈之后,吴慈便有意疏远高淄。

    “质量我来把关,有不好,也有好的嘛。”高淄突然想到,这件事还必须给乾森汇报下。“行,你们先商量下,具体的我们再谈。”

    到凤凰镇后,高淄几乎事事汇报,凡事讲究程序,他曾经觉得自己铁定能做、正确的,后来还是出了错、担了责,有时候程序比效率更重要。

    吴慈汇报凤凰镇情况的时候,李权正焦虑着,沈韶年好几次找李权讨论宣传工作,强调创新传播方式、丰富传播形式,就差把“死板”“老套”说出口了,他发现这个活儿没有想象中的好办。

    李权与魏姜也制定了不少宣传方案,推出策划,但是做出来的产品质量总是不尽人意,更不用说传播效果了。

    “会不会有什么风险?”李权问。

    “今年魔芋质量一般……”

    “质量一般就不做了,到时候消费者说我们虚假报道,要考虑咱们党媒的形象,不要去惹麻烦。”

    “高镇长说,质量他们镇来担保。现在乡村振兴是咱们的重点宣传主题,我个人认为,可以以此为切入点,看看情况。”

    “行,那先了解,不着急做。”李权被宣传部催得紧,说是对农业农村关注少,要加大宣传力度。

    乾森肯定了高淄的想法。吴慈那边也得到了回复,只要魔芋质量过硬,带货是没问题的。

    “楼墨观察”旗下的抖音平台可以说是高淄大力支持的结果,现在抖音粉丝量已经有20万。李权从心里面多多少少佩服这个“愣头青”,因此初步同意了吴慈的直播计划。

    高淄与魔芋加工企业商量,楼墨融媒直播挖魔芋、制作魔芋的过程,商家根据直播间的大致订货量,来收购农户的魔芋。

    企业认为这个方法可行,也不需要太多成本便同意了。其实,高淄对直播效果如何,他心里也没把握。

    “现场直播,质量肯定要保证。金塘有现成的,那边地势开阔,最重要的是那批魔芋质量还可以。”一听要直播,修昕便提议将直播地设在金塘村。

    “你这么懂,是不是也要直播啊?”高淄问。

    “高镇看直播也多吧,估计看得都是美女,老实说,你打赏了多少钱?”修昕似笑非笑。

    “不多,也就几百万吧。”

    “这就是狗男人啊!”

    “哦哟,看来修美女是有故事的人。”

    “美女都是有故事的。我也有个抖音账号,你关注下,粉丝不多,偶尔也会直播。”修昕说,“我在金塘播过,知道哪里地方最好。

    第二天,高淄便联系邮政、融媒体中心看了金塘的直播场地,最后定了下来。让高淄想不到的是,吴慈来了。

    “一场直播,想不到还让吴主任亲自出马。”

    “我是来瞧瞧你的,看你上山下乡锻炼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