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2章 机械厂扩张招工

    沈旭东也把具体情况跟皮特转告,皮特倒是早有预料,让他们不用着急。

    答应明天再过来确认,并且他也会带羊城的律师确认合同。

    沈旭东跟着兴奋的刘县长回了县里,由于他不太清楚律师的情况,专门查了具体资料才发现,又是他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

    原来国内为了顺应改革开放,在79年底才恢复律师制度,且现在的律师都是国家干部编制,大都不是那么专业,也没有什么考试制度。

    倒是翻到最近一期的人民报上写着,国内马上要正式实施律师资格考试,他是真没想到今年才有真正的律师考试。

    宁州市的律师制度是在80年才开始恢复,好在84年已经成立了对外律师事务所,倒是不用担心与外商交易合作。

    更让沈旭东惊奇的是,目前整个宁州市全市律师就52位,而负责对外的律师就那么两三个人。

    还好当初刘县长提前和江书记通过气,江书记有准备,不然这一时半会儿的,怕是还真一定能有正规律师来给确认合同。

    当然了他们和皮特的签合同肯定也不会故意钻空子,要是真的没律师,哪怕起草份简易合同只要双方遵守商业规则,讲诚信,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但这毕竟是长期生意,而且规模对他们县里来说是真不小,能正规些肯定是正规些,心里也更放心。

    第二天沈旭东就没有继续参与跟进,而是默默等待消息,在第二天下午就从刘县长处得到了合同已经签订的消息,并且被叫去参与合照。

    江书记还找了当地的宁州晚报,让皮特跟他们县领导以及他这个主要的功臣一起拍了张签字的合照,以及整体的照片。

    这事最后是在整个宁州市都引起了小范围的关注,毕竟谁都没想过他们奉玉县的机械厂竟然能够把不起眼的叉车卖到国外去,还是大笔的订单,让市里的不少领导都有些眼热。

    不过县里的工作才刚刚开始,机械厂开始真正收钱时,沈旭东才算是真正明白这年头国家对外汇的重视程度。

    机械厂收取美元的定金还需要上报批复,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同意后,才有专门的外汇账户。

    并且挣的外汇还不能直接自己用,而是在收到外汇后,需要先将外汇全部卖给国家,然后用创汇金额乘以相应的留成比例,计算出可以留成的外汇额度并记账。

    外汇局则对企业自记的这些额度账进行审核,确认计算无误后,这些额度就成为创汇部门日后可以申请使用的自有外汇指标。

    也就是说机械厂挣的外汇绝大部分会被直接换成人民币给他们,只有少部分会留给厂里自己分配,用来购买国外的先进技术又或者其他产品,都可以由厂里自行决定。

    不过说是厂里决定,但是其实还要归当地政府调配,所以袁厂长这辛辛苦苦挣的外汇其实能自己支配的比例少之又少,是真的给了国家做贡献。

    当然有贡献就有回报,整个机械厂如今正在交省里批复,可能会整体上调一个待遇级别,而且年初袁厂长关于农村招工的条子,也迅速被省政府批复。

    本来袁厂长两天后准备招工,还去县里的报纸上等了广告。

    谁知道这广告一上去,他们厂就被围满了人,都是想要进厂的同志来询问的。

    而关键是袁厂长这边,县里许多领导都给他打电话,让他务必留几个名额给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