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75章 英雄救美

    李天赐父子俩人商量了很久,详细的讨论了和来访国家之间的合作事宜。

    建立使馆的事情需要尽快派人落实,这将是未来大唐的主要情报来源。

    外来的学子可以安排进入学院和大唐的学生一起接受教育,食宿自理,学费全免。

    投资建厂的事情交给大唐的商业部去交涉,大唐可以提供技术人员和设备,但是场地和建设需要当地配合提供。

    工厂可以是双方独资或者合资。对方独资需要每年支付给大唐一定的技术使用费,合资的话需要占据多数的股份。

    所有的合作只限于民用领域,军用领域一概不能接受。

    两个要求加入大唐的小国同属于东南方向的沿海国家,与连云国同属一个地区。

    李天赐毫不犹豫的就建议李铮接纳了他们,有了这两个国家的加入大唐马上就能够获得一个现成的出海口。

    这样一来就可以大力发展造船业,为大唐的海上贸易铺平道路。

    随着大唐的国土越来越大,交通和通讯问题就成了大唐首先需要解决的方向。

    解决交通问题,李天赐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自行车,目前大唐各地的水泥路普及程度都已经相当高。

    可是百姓们的出行方式却还是主要依靠双腿或是马车。以目前大唐的交通状况,自行车完全能够成为百姓们个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想到自行车李天赐马上画出了详细的图纸,同时写信给正在江州主持设备研究的杜仲,让他设计一套自行车的生产线。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就是火车,目前大唐的蒸汽机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突破,李天赐决定开始尝试着制造一辆蒸汽火车。

    同时让负责道路修建的段三开始规划路线,铺装铁轨。

    同时为了解决蒸汽火车研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李天赐干脆的将从事蒸汽机研究的人员全部调到了国都,同他们一起对蒸汽火车进行研究。

    同时为了解决通信问题,他也给郭小杰和孟昭君配置了大量的人员加快电话机的研究工作。

    这样安排下来李天赐和孟昭君两人就很难再有出去游玩的时间。

    所以两人只能每天傍晚的时候到位于城内的汴河岸边闲逛一下,缓解一天的忙碌所带来的疲劳。

    这一天两人正在河边漫步,李天赐一边欣赏着晚霞带来的美景,一边不时的调笑一下孟昭君。两人打打闹闹的很快就来到了封州桥。

    正当李天赐又一次被孟昭君捉住抱着头准备挨打的时候,孟昭君的嘴里突然发出了一声惊呼。

    李天赐连忙抬头看向孟昭君,刚要开口询问就听见“扑通”一声。孟昭君焦急的话语也在此刻传来:“夫君,有人跳水了,快去救人。”

    李天赐反应过来以后马上跑到那人落水的地方,脱掉外衣,毫不犹豫的纵身跳了下去。

    此时已经是深秋,李天赐刚一进入水中,就被冰冷的河水冻的一阵哆嗦。

    他也来不及感受河水的温度,稍微观察了一下水面,就向着水中潜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