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77章 合同工

    第77章合同工

    这是又要给贾冰做翻案文章?

    两个人极为不解。

    那贾冰招你惹你了,翻来覆去的折腾个没完。都快被揉碎了。

    “哥,你为甚这样说?”

    少杰把来时路上看到的说了出来。

    “你们还不知道吧,贾冰那个老婆是个不识字的农村人,他们是同村,又是邻居,原本是不可能在一起的。”

    孙少杰看两人不解,顺嘴给两人科普了贾冰和他老婆的故事。

    贾冰上大学时,唯一的老母亲无人照料,全靠他现在的老婆照顾。

    但那时他们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同村邻居而已。贾冰在大学爱上了同班的城市姑娘,可他母亲坚持让他和邻居姑娘结婚,还以死相逼。

    这一点上,同是农村出身,贾冰却要甩那高加林几条街。

    贾冰在爱情和孝心之间选择了后者。结婚以后,他才知道,在那些困难的岁月,他爱人为了照顾他母亲付出了太多,于是越发的感激。

    天长日久,他越来越觉得,他老婆是世界上最好的女人。

    于是,老婆变成了爱人。

    “他真伟大!”田晓霞有感而发。

    “屁!”孙少杰不屑一顾。

    “他老婆才伟大。一个村姑为了所谓爱情,竟敢那样的奋不顾身,不顾邻里非议,常年累月照顾别人母亲。

    不但伟大,还很勇敢。

    就是有些傻!若不是运气还不错。怕又是个悲剧收场。”

    孙少平不愿意了。

    “哥,你怎那样说她。”

    这就是只读书的坏处。

    “怎?不该说吗?两人太不对等。连约定都没有,那女子就像扑火飞蛾,若是所托非人,你可想过那个后果?”

    “她那是为了爱情!”

    “爱情?能吃还是能喝?拿青春赌未来,一辈子弄不好就轻掷了……”

    田晓霞站出来帮腔。

    “你太庸俗了。爱是纯洁的,爱情没有甚对不对等,看准了人就不怕!”

    “话是不错,但是废话,根本无法执行。人是能‘看准’的吗?全凭运气。”

    “你就不会坑俄。”

    “呵!大言不惭,俄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得到。”

    “你强词夺理,爱情……爱情……”

    “爱情是什么?多少钱一斤?老祖宗教过这个?”少杰一连串的反问,让两人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知道这个词儿是谁、又是从哪里传过来的吗?”孙少杰奇兵突出,“舶来品而已。外国的东西,能信?”

    “你……”

    “你什么你,看事情要追本溯源。

    学东西之前,要先弄清楚他们的来源与背景,要弄明白别人教这些东西给你目的倒究是什么,要分辨清楚是不是在里面掺了毒药。”

    “那诗经里还有呢!”田晓霞不服。

    “引经据典?那要先弄清楚一点,诗是什么?那是浪漫。你们翻翻历史,看看里面都写的什么?”

    孙少杰索性一次说透。

    “早在西周时就发现,社会和国家要和谐稳定建立良序,不能够指望人的情感。因为情感不稳定,是不可靠的。

    因此,西周将情感的作用排除在社会设计之外,建立了礼制。用社会秩序来保证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依赖于人的情感。

    而后不断的与时俱进。

    汉时讲忠孝,宋明清讲三纲五常,如今讲奉献……从头到尾,两千多年的历史,依赖的都是忠孝这个社会制度。

    几千年来,无论治国与治家。

    从来不谈感情。

    除了那些文学作品里,比如诗。

    现实里,父母和子女谈的是孝,兄弟之间谈的是悌,夫妻之间谈的是和,邻里之间谈的是睦,从来不谈爱。”

    这一通话说下来,至少以晓霞和少平如今的水平,是驳斥不了的。

    于是,不甘心的田晓霞奇兵突出,开始从引起争论的起因——贾冰夫妻的故事入手,打算扳回一城。

    “贾冰那些事,你是怎知道的?不会是瞎编的吧。”

    呵!还真是要强呢。

    “黄原又不是第一次来。

    俄还是侦察兵,收集信息是本能,了解这点东西不算什么。更何况,他只是一个喜欢卖弄的小诗人而已。”

    孙少杰随口胡诌。

    “有些勉强。”两个人都不信。

    “好吧,黄原是咱家乡,像诗人这类害群之马,肯定早晚都是要打击的。提前了解一些,知己知彼。”

    “越说越离谱。”

    “你们不信俄也没办法。”孙少杰索性耍赖,然后转移话题。

    “别管那些细枝末节。现在让咱们重新回到重点。从刚才那个‘新编草船借箭’里,你们看出来一些什么没有?”

    “啊?”

    翻了几架山都,锅灶早就凉了。

    “唉,你们仔细回想一下,其实挺普通一个故事,最大的包袱是火箭。

    但若想取得预期效果,却是要注意两点。一是孔明的前后反差。

    这就要用到表演功夫。之前他表现得越是信心十足,越轻描淡写,后面爆雷时的反差效果越大。

    第二呢,就是在转折的时候。

    鲁子敬说‘船里有些热’那里。你们想想那时情景,若是听众还没有笑,讲故事的倒是先笑了,还会有效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