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95章 郑贵妃

    午时已过,此时已然算是崇祯元年,但仁寿宫中却是气氛冷凝,丝毫没有过年的意思,于角落处伺候的宫人内侍更是战战兢兢,不敢发出半点动静。

    这位曾经独宠整个万历朝的皇贵妃,自从丈夫撒手人寰之后,便是终日阴沉个脸。

    尤其是在"移宫案"被杨链等一众大臣破解之后,不得不搬到仁寿宫中之后,更是喜怒无常,时常有宫娥内侍被她杖毙,宫中气氛也比他处冷凝不少。

    放眼整个天启朝,纵然是"方正守礼"的皇后张嫣,来仁寿宫请安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

    现如今,这位已经年余六旬的妇人就像是被人抽去全身力气一般,浑身无力的斜靠在软塌之中,满是褶皱的手中,紧紧地握着一封书信。

    "这么说,那代王朱鼎渭被废为庶人以后,真的能够自由行走了?朝中没有人提出异议?"乐文小说网

    半晌,老妇人有些浑浊的眼眸中突然泛起一抹精光,像是即将溺水之人,抓住了一根浮木一般,有些急切的追问道。

    因为情绪过于激动,她的胸口不断的起伏着。

    "回娘娘,正是如此,如今代王府中的事务由代世子管着,听说代庶人已经出城好几次了。"一旁同样有些上了太监的老太监不敢怠慢,忙是小心翼翼的说道,心中同样翻江倒海。

    他叫崔文升,乃是身前妇人的贴身太监,明光宗朱常洛继位之后,升为司礼监秉笔,掌御药房。

    恰逢光宗有疾,不通医术的他胡乱用药,导致光宗病情加剧,被朝臣弹劾认为是受郑贵妃指使,谋害天子。

    待到先帝朱由校继位之后,将其贬谪至南京,本以为此生难以重回京师,他却是没有料到,"九千岁"魏忠贤得势之后,将其重新启用,甚至令其总督漕运兼管河道。

    约莫半年之前,知晓先帝病重,恐怕药石难医之后,他便是留了个心眼,借口"身体有恙"辞掉了身上的差事,重新跑回了京城。

    彼时的"九千岁"魏忠贤忙于天启皇帝的"后事",也无暇理会他,于是他就像是被人遗忘了一般,重新回到了郑贵妃身边,一连数月都是提心吊胆。

    毕竟,当今天子朱由检和先帝朱由校都是光宗的亲生子嗣,先帝对其网开一面,可不意味着新天子也对其"不闻不问"。

    "常洵,我的常洵.."

    闻言,老妇人的眼中渐渐失神,口中也是忍不住喃喃自语,自从先帝继位之后,她已然有整整七年没有见过自己的儿子了。

    这两年,她愈发觉得身体不适,怕是撑不了多久了,唯一的念头便是能在有生之年,再见自己的儿子一面。

    但受限于太祖朱元璋定下的"皇明祖训"以及与先帝朱由校有些敏感的关系,她始终不敢将这个念头托付出口。

    可是代庶人朱鼎渭的例子,却是让她看到了一丝希望。

    "娘娘,奴婢只是怕朝中有小人作祟,离间皇家亲情呐.."

    见得一脸惆怅之色的老妇人,惴惴不安的大太监崔文升忽然心中一动,想到了一个借机试探天子"态度"的办法。

    大明天子向来"护短",无论是世袭罔替的宗室亦或者与国同休的勋贵,除却"谋逆"之外,一向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但新天子刚刚继位,便是借着整饬京营的当口,处死了京中两名勋贵,甚至波及到了大同的代王。

    若是放在往年,莫说大同的代王,就算是与京中勋贵沾染上半点关系,这案子也不会继续查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