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诫己

    诫己

    在现实生活里,我们很容易发现,许多人在受到批评之后,不是冷静下来想想自己为什么会受批评,而是心里面很不舒服,总想找人发泄心中的怨气。其实这是一种没有接受批评、没有正确认识自己错误的一种表现。受到批评后心情不好可以理解,但批评之后产生了“踢猫效应”,这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容易激发更大的矛盾。

    每个人都喜欢听好话,谁都不愿意被别人批评。然而,当我们面对批评时,一定要正确地对待,不管自己有没有过错,一定先要诚恳地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切不可采取错误的态度来对待批评,更不能把批评我们的人当成仇人来对待。要知道,智者只对值得批评的人提出意见,谁都不愿意冒着被别人仇视的风险去批评别人,只有真正为你好的人才会真诚地向你提出批评。

    春秋战国时期,墨子与他的弟子耕柱之间发生的一件事情就很巧妙地说明了这一点。

    耕柱本是一代宗师墨子的得意门生,但却总是会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挨墨子的责骂。

    有一次,墨子又因为某件事情而批评了耕柱,耕柱觉得非常委屈。因为在墨子的众多门生之中,耕柱是公认的最为优秀的门生,然而他却偏偏经常会遭到墨子的批评,这让他感到很没面子,为此而郁闷不已。

    这天,耕柱愤愤不平地问墨子说:“老师,难道在这么多门生中,我竟是如此的差劲吗?为什么您老人家总是会时不时地就责骂我呢?”

    墨子听了耕柱的话后,反问道:“假如我现在要去太行山,依你之见,我应该要用良马来拉车,还是用老牛来拖车呢?”

    耕柱回答说:“再笨的人也知道应该用良马来拉车。”

    墨子又问耕柱说:“那么,为什么不用老牛呢?”

    耕柱回答说:“理由非常简单,因为良马足以担负重任,值得驱遣。”

    墨子说:“你答得一点也没有错。我之所以时常责骂你,也是因为你能够担负重任,值得我一再地教导与匡正啊。”

    耕柱听了墨子的这番话后,立刻明白了老师对自己的良苦用心。从此以后,耕柱再也不觉得遭受到批评会没面子了,相反,他为此而更加地发愤努力,最终成为了墨子思想的继承者。

    怒气似乎是一种能量,如果不加控制,它会泛滥成灾;如果稍加控制,它的破坏性就会大减;如果合理控制,甚至可能有所收获。

    做错了事情就应该被人谴责,掩饰自己的错误,只能错上加错。当你蛮横地向别人发泄愤怒,你就应该遭到别人的谴责,这是理所当然的。这时候你绝不应该为自己开脱,而应该认真地对待别人的指责,并接受别人的批评。

    一个人能接受批评,就能从善如流,少犯错误;如果善听批评,就能做到虚怀若谷,工作、学习、生活中就能少走弯路。若一听到批评的意见就生气,或者暴跳如雷、刚愎自用、固执己见,这样的人早晚要摔跟头。俗话说得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应该记住,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批评虽然让我们一时生气,但只要我们能冷静下来思考,就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在批评中受益前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