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2章 定下妙计欲破敌

    原来吕文焕自襄阳和儿子一起献城投敌后,元朝如获至宝,不仅由于襄阳的战略重要性,更加上吕氏家族在南宋举足轻重的地位。

    蒙古人要利用吕文焕来招降其他意志不坚的大宋文武官,因而对吕文焕颇为重用,对其许下了高官厚禄。故此吕文焕便死心塌地为蒙古人卖命,也开启了他仕途的“第二春”。

    当时沿江诸将多是吕文焕旧部,争相望风投降元兵。吕文焕可谓为元兵灭宋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然大宋将领中也大有忠贞爱国之士,如新城守将边居谊佯装接受吕文焕的招降,诱其至城下,伏弩乱发,差点将吕文焕射死。

    可惜此计最终未成,令人扼腕叹息,边居谊将军也战死沙场,然而名垂史册,彪炳千古!

    元兵猛攻宋都临安时,吕文焕便随在蒙古兵主帅伯颜、阿术的军中,为之出谋划策。

    面对旧主大宋朝廷,他丝毫不心慈手软,利用自己对宋廷的了解,为伯颜出了一道又一道毒计。当然,对元兵来说,这都是难得的“妙计”!

    临安城破后,蒙古大汗忽必烈重重奖赏了吕文焕,封他为昭勇大将军、江淮行省左丞,统领两淮、两浙及江东西地。地位可谓高矣,职权可谓大矣!然而中原百姓,无不恨之入骨;文天祥及陆秀夫等忠心保国的大臣,谈到吕文焕,无不咬牙切齿,欲生吞其肉,生饮其血!

    衢州双松关属江淮行省治下,因此吕文焕便率兵来解襄阳之围。

    大宋兵将见是吕文焕,都义愤填胸,请战攻城,然而吕文焕带来增援的兵力实在太多,双松关久攻不下,双方形成鏖战之势。

    陈光华见双松关并未被拿下,心知切切不可让益王等人离关城太近,以免有危险,便慌忙与渡苦神僧、童威刚回撤十里,等候益王、郭襄等人。

    等众人到了以后,陈光华把双松关仍在敌军之手的情况向张忠显、郭襄等做了报告。

    张忠显沉吟片刻,道:“既然双松关还未拿下,我们先找个偏僻丛林之处先安顿下来。当务之急是要有人先行设法过关,去与文丞相等取得联系。摸清了对面我方的情况,了解了敌军情况,才好设计破敌!”

    郭襄道:“我去!我曾在襄阳城多年,对关隘城防颇为了解。”

    张忠显道:“也好。你要设法过关见到文丞相,告诉他,我们这里有三百余名武林好汉,护送益王来此,然后与他定下攻破之计。”

    郭襄点点头。陈光华在一旁道:“城里元兵势大,我陪你一起去吧!”

    郭襄道:“你在前面探路已经很疲累,还是好好歇息歇息吧。我没事。”

    陈光华却定要坚持,张忠显在一旁道:“光华去了也好,两个人互相照应,一切应小心为上。”

    郭襄只好同意,便催陈光华快去歇息一会儿,深夜子时出发。一路上她是最知道陈光华的辛苦的,任何事情,都要他冲锋在前。

    到了子时,二人都着夜行衣,出来一起前往双松关。郭襄的轻功向来高明,江湖上能超过她的人并不多见。当然,她和“天台双杰”没有正式比试过,暂且不知道能不能胜过这哥俩。

    陈光华的轻功原本也只逊郭襄一筹,他在渡苦神僧的指教之下,习练了“大力金刚指”的内功心诀,在内力增长上已有了点成效,与郭襄更为接近。

    二人步履轻快,身形潇洒,不多时到了双松关前。

    城墙上有来回巡逻的小队兵丁,两人等巡逻的兵丁过去,郭襄道:“抓紧,通常一盏茶的时间又会过来。”

    陈光华点点头,取出长索飞爪,甩出嵌到上方墙砖之上,如壁虎游墙般上了墙。而后把郭襄提了上去。

    凭两人的身法,巡逻兵丁哪里能发现他们?不多时,两人穿城而过,来到了城南的方向。

    陈光华远眺一下,见远处驻扎着密密麻麻的营帐,营帐周围也有士兵举着火把在巡逻,心知那一定是文丞相的大军。

    两人加快脚步,到了营帐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