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十六章 旧年两相依

    光影斑驳,阳光懒洋洋的栖在树枝上。

    枫叶飘洒,散落一地的金黄,布满山间小道。

    酒正温,天正晴。

    云正淡,风正轻。

    当朝阳悬挂在天空之上时,太白山上十年一度的论剑大会终于结束。

    这最后一场战斗格外激烈,从深夜到清晨,那位燕州苍虚门新收的弟子,竟然连续应战数十位江湖新秀,无一败绩。

    更厉害的是,最后一战他还同时刀挑沧州天南门、渝州剑阁和雍凉古荒门的三大首席弟子,在三人的围攻之下取得胜利,夺得了青年第一高手的名号,同时也更加坐实了他青年第一天才的名头。

    而在这温润天色中,风光无限的李厌之缓缓沿着山间小道,离开了太白山。

    一袭白袍踏着金黄枫叶,摇摇晃晃的走着。、

    论剑结束之后,照例要举行酒会,所有人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增加感情,也让这些年轻一辈门放下比试中的不愉快,以后携手共进。

    这本是一件好事,但奈何李厌之就是不喜欢这样的形式,于是在饮过各大掌门和前辈名宿的就后,他看都不看其他人一眼,直接起身离开。

    更令人气愤的是,他走到半路还折返回来,将自己腰间的酒葫芦灌满。

    这下子所有的年轻人忍不了了,纷纷提出要和李厌之大战三百回合,可谁知李厌之只是冷漠的看了他们一眼,就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不过渝州剑阁的阁主却是哈哈大笑,说此子豁达不羁、潇洒飘逸,今后必成大器。

    已经略显醉态的李厌之散漫的走在山间小道中,忽然听见了嘀嗒的马蹄声。

    他望过去的时候,一身红裳闯入了他的世界。

    明黄之中,一抹艳红穿过,就像是冬天里的一炉火,仅仅就只是看上那么一眼,心里便暖洋洋的。

    鬼使神差的,在骏马驰骋过李厌之身边时,他拉住了马的缰绳。

    唏律律!

    骏马被拉住,前腿上提,止住前进的脚步。

    “喂,姑娘,太白山上禁止纵马,你不知道吗?”李厌之懒散说道。

    “真是不好意思,我是来参观太白论剑的。”红裳少女自知理亏,连忙致歉。

    “哦,那真不凑巧,你来晚了。”李厌之松开缰绳,“论剑已经解释了。”

    “啊!”少女眼中充满了失望,“那最后是谁夺得了这一代的第一?”

    “哈哈哈。”李厌之借着酒劲,豪情万丈,“当然是本少侠了。”

    “哦?”少女眼中充满狐疑,“你……”

    “我说姑娘……”李厌之脸颊红红的,刚才喝了太多的酒,这时候酒劲已经上来了,“你嘴上的胭脂是什么味道的?”

    “我能尝尝吗?”李厌之微微一笑,语气轻佻。

    “啪!”

    回应他的,是一个响亮的巴掌。

    “你个登徒子!”

    这就是第一次相遇,虽然不太美好,但是很深刻。

    ……

    山巅,黑夜,深冬,漫天大雪。

    一小堆篝火在呼啸而过的寒风中顽强的燃烧。

    照亮和温暖这一小片区域。

    而在火堆的两边,李厌之和宁姗相对坐着,一言不发。

    气温越来越低,寒风越来越大,人也越来越冷。

    “喂,我说登徒子。”宁姗看向李厌之,语气毫不客气,“魔教人多势众,他们为了捉住我来要挟父王,已经包围了整座山,你为什么还要留在这?”

    李厌之随手拿过腰间的酒葫芦,喝了一口,“哪来这么多为什么,我想留就留,想走就走,山下那些土鸡瓦狗都不是我李厌之的对手。”

    宁姗在寒风中打了个哆嗦,她抿了抿嘴唇,紧了紧自己身上的红裳,“其实你没必要留在这陪我……”

    “哎呀,我说你烦不烦啊。”李厌之不耐烦的摆了摆手,“有这功夫还是省点体力来御寒吧。”

    李厌之看着宁姗不断颤抖的身子,以及冷的发紫的嘴唇,然后递出了自己的酒葫芦,“喝一口?”

    看着火堆旁的李厌之,宁姗摇了摇头,“我不冷。”

    “这都什么时候了。”李厌之将酒葫芦强行塞到了宁姗的怀中。

    同时,他迅速站起来,脱下自己的白袍,然后将之披到宁姗的身上,“你就嘴硬吧。”

    “那你怎么办?”这一次宁姗没有拒绝,她下意识的抓紧了李厌之的白袍,仰着头看着李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