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三十七章 宗师

    “你以为孤是在和你商议吗?大司马只管听命行事即可。”

    “放心吧,这次孤会提前告诉相邦他们的,不会偷偷前往。”

    徐年给了他一个准信,让鲍叔衡无比为难地应了下来。

    “去吧,将南军调来。”

    “喏,臣先告退。”鲍叔衡忧心忡忡地离去。

    ……

    徐邑是由青宫,内城,外城三个部分,由内而外地组成了这座巨城。

    青宫自然是君侯所在,由殿前司守卫,外臣轻易不得入内。

    而内城则是徐国宗庙,官署,青宫服务机构和园林苑囿,官吏住所等所在,由禁军驻扎北区守卫。

    至于外城,才是百姓真正的生活区域,也是徐邑最大的地方,分为东南西北四区。

    平日里由城卫军和司寇衙役共同巡视街区安全事宜,如今却偶然可见锦衣卫的踪影,让不少达官贵人看着他们的时候都不禁面色惶惶。

    实在是最近锦衣卫风头太盛,专门和官吏作对,据说进了锦衣卫诏狱者,没有任何人可以承受其中酷刑,最终都吐露出了自身所有的秘密。

    此等地方,宛若活地狱一般。

    连城东锦衣卫的驻地都是百米范围无人敢接近,可见众人之惊惧。

    外城南区。

    作为徐邑最为繁华的地方,这里商贾之事极为繁盛,酒楼青楼布庄等遍地都是。

    一个身穿青色深衣,腰系黑带的少年,携着一个穿着绿色长裙的少女,正好奇地打量着街边。

    人群中不时有身穿锦衣的人看向这边。

    和影视剧中不同的是,呈现在徐年面前的,是宽阔纷杂的街道,人影憧憧,皆是带着些许生活的气息,大多平民都仅着灰白的麻衣,步履匆匆。

    在看到徐年和阿青的时候,皆是脸色微变地让开了身子,根本不敢碰到他们二人。

    一切自然是因为两人的穿着很是不普通。

    能够穿带颜色的衣服已经很是富足,而青色更是只有公卿之家能够穿戴,平民自然不敢招惹。

    “青儿,逛了半天了,先去吃饭如何?”徐年宠溺地看向少女。

    “好呀好呀。”阿青拿着徐年为她买的一份脂粉,心中颇为开心,小心地收藏到贴身荷包中。

    本以为这个时代不会有胭脂水粉店铺一类的,谁知道根本不是一回事。

    本就是似是而非的地方,很多东西的发展都超越了他印象中的战国时代。

    从数百年前周国的建立开始,种植技术开始了跨越式的进步,从亩产不到半石到如今亩产足足两石,甚至三石的程度,都代表着生产资料得到了大大的晋升。

    从而使得脱产者越来越多,也就促进了手工业的进步,以至于现在的诸国,基本可以享受到类似于唐朝级别的生活待遇。

    就是礼仪和习惯都秉持着先古时代,让人恍惚间还以为回到了周国建立之时。

    当然,这一切自然也和百家争鸣脱不了关系。

    望月楼,这名字很是诗情画意,因为店家主人背后就是一位儒家弟子。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