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九十一章 裂痕

    曹洪连续三个疑问可谓重于泰山,字字铿锵句句见血,每句都合情合理。【阅读网】

    一时间大厅内落针可闻,许多人全身发凉盯着卓逸夫,夏侯惇以及新招纳进来的李典乐进等人更是手握腰间佩剑,随时准备出手。

    典韦同样握着双戟,当然目标不可能对准自家大哥,而是在众人动手之时保护自家大哥。此时场面一触即发,曹操露出惊疑之色直直看着卓逸夫等待回答。

    曹操本来就是多疑之人,更何况诸多疑问全部指向卓逸夫,尽管口中说着绝对信任,可真到此刻,心中已经渐渐升起杀机,小眼睛死死眯成了一条线。

    场面静的可怕,几乎压的人喘不上气,除了呼吸心跳声外在没有任何声音。

    “哈哈哈哈!”

    出乎意料的,卓逸夫突然笑了起来,许久之后才收起笑容看向曹洪:“都说子廉乃一介莽夫,没想到对于我之事居然如此细心,可惜用错了地方,我只能说,一切都只是巧合,至于强调护卫之事,则是在府门之前感受到一丝杀气,只是当时酒醉,根本分不清真伪,只能提前预备以防万一。”

    曹洪丝毫不放松:“一个巧合可以称之为巧合,可诸多巧合加在一起便是预谋,就算那刺杀之人乃是史阿,不过我听闻当然你与史阿交手过后,你二人一见如故,想必张邈自尽之后,你二人仍有联系吧。”

    这句话极具说服力,尤其是曹操知道当时一切,史阿与卓逸夫交手过后确有互相钦佩之意,如此一来,疑心再次加重,恨不得立即下令拿下卓逸夫。

    不仅如此,尉氏县城尉家灭族,别人不知道详情可曹操清楚,能不动声色刺杀尉家所有男丁而不被人发现的,恐怕也只有史阿一人了。

    “两个刺客会不会是同一人?”曹操心中响起这样一句话。

    一旦起了疑心,诸多想法便从心底冒出,曹操越想越觉得可疑,至于其他理智的想法则早已被这种疑心排除脑外,若是平常,曹操定能想到一些不合情理的地方,可惜,当局者迷,有些事被彻底被忽略。

    曹操目光狠厉,如同饿狼一般盯着卓逸夫,可却没有立即下令,不是因为念及旧情想给对方一个辩驳的机会,而是因为典韦在场,万一狗急跳墙,自己这一班人谁能抵得住典韦,谁又能防得住卓逸夫?

    如此一考虑,曹操收起杀机,面上不但没有一丝表现出来,反而微然一笑:“我相信牧僚绝不会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其中定然有所误会。”

    对于曹操的表现,卓逸夫心中一跳,眼中微不可查闪过黯然之色,若是曹操此刻暴怒让人拿下自己,卓逸夫反而能够欣然接受,然后从容辩解洗脱嫌疑,可曹操尽然将那股杀机深深隐藏起来,这说明什么?

    说明已经彻底相信了曹洪的话,担心自己突然暴起,伤害了所有人的性命。前一种是怀疑,一种对于自己人的不信任,最起码还是自己人的范畴,而此刻却变成了虚与委蛇,用来对付敌人的手段,两种结果的差距非常明显。

    卓逸夫对于杀气的敏感程度越来越强,方才曹操刹那间闪现出的杀机又岂能瞒得住卓逸夫,深深看了曹操一眼:“若是我要对主公不利,又岂会让恶来跟随在主公身边,主公心智过人,不难想通其中的关节之处。”

    卓逸夫没有过多辩解,只是语重心长对曹操说出一番话。

    听闻此话,曹操充满疑虑的脑海豁然变的清明,闭上眼睛长长吸了口气,借着这一刹那,心中将今日发生的一切默默想了一遍,从前往卓府到离开卓府,卓逸夫的一面面表情在脑海中闪现:“是啊!若此事乃牧僚设计,只需调离恶来,那么今夜的刺杀在那危机之时刻,若是没有恶来谁人能够救我?扪心自问,若非恶来神力,及时撞翻车轿惊退刺客,我此时恐怕已经……”

    当曹操再次睁开眼睛时,却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除了身为当事人的卓逸夫从容不迫,其余人都紧张万分,连呼吸都不敢大声,由此可以看出众人的心性。

    微微叹了口气:“子廉,我知你护主心切,可有些事你不了解,此话以后莫要再提。”说罢转头看向卓逸夫:“今日之事牧僚莫要放在心上,你等都退下吧!”

    卓逸夫拱手拜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看上去与以往没什么不同。可坐在一旁始终沉默的陈宫却看出了一些别人无法注意到的差别:“以往主公与牧僚就好比武王与姜太公,两和则如虎生双翼直入云霄,可如今,一连串事情下,主公与牧僚之间已经产生了一条裂痕,上次冒领军功此次产生杀机,牧僚定然心冷。”

    “两人都是当世雄主,注定不能屈于人下,早晚有一天,牧僚定会离开。”陈宫看着卓逸夫的背影,目光闪烁,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众文武离开后,曹操带着几个亲卫来到地牢中,亲自提审那名刺客。

    此时,那刺客依旧晕迷不醒,脑袋肿的就像猪头,可见狂牛那一拳绝对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