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00章 削爵

    天历十二年,六月。

    渤阳王世子刘启兵败被俘,鲁阳王在青州被百里东岳斩杀,南边的鄂宁王畏惧百里东岳的泰山军,退守到南荒蛮夷之地。

    一直按兵不动的战兵营全部出动,以雷霆之势横扫各地叛逆分子,只用了一个月就肃清余孽。

    至此,七王之乱基本平定,唯一的意外就是飞云侯秦锐和平西王吴子川。

    飞云侯秦锐不惜以雍州城数万将士的性命为诱饵,引开了西岭边军主将白声远,之后其心腹左怀玉易容成白声远的样子,带着八百精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烽火关。

    烽火关外,早已等待多时的云岚国、夜郎国、月神国和大虞国十万联军趁机发起猛攻,不到半个时辰就夺下了烽火关。

    等东方肃得到消息,火速领兵增援已经来不及了,烽火关已经被敌军占领,关内一千五百名守军全部战死。

    源源不断的敌军从烽火关入关,东方肃带人拼死反杀,试图把敌军逼回烽火关外,双方在西岭展开了殊死搏杀。

    白声远战死雍州城后,秦锐派童千明领兵两万逼近西岭,与敌军一同内外夹击西岭边军。

    西岭防线,岌岌可危。

    京都,皇宫,金銮殿。

    皇帝刘永昌端坐在龙椅上,文武百官分左右立于殿中,太子刘赢和百里东岳站在最前面。

    七王之乱基本平定,京都之围被解,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松了口气后,不少人就开始懊恼,这么好的机会,怎么就没捞点功劳呢?

    此次功劳最大的无疑是百里东岳,七王中有四王是他的泰山军平定的,京都之围也是百里东岳解的,所有的功劳好像都是百里东岳一个人的。

    不少人已经在心里盘算着,百里东岳这次这么大的功劳,大赵王朝怕是又要多一位异姓王了。

    “百里东岳。”封赏完其他有功之臣后,刘永昌看着百里东岳,问:“此次你功劳最大,你有什么想要的吗?”

    百里东岳出列,俯身说道:“臣不过是尽了分内之事,不敢要什么赏赐。”

    “你不要,但朕不能不给。”刘永昌缓缓说道:“百里东岳听封!”

    百里东岳立即跪在地上,以头触地。

    刘永昌沉声说道:“百里东岳平叛有功,即日起封为北庭侯,赐尚方宝剑,三品以下官员,可先斩后奏!”

    北庭侯?

    当初秦锐在西岭不过是消灭了一支三千人的叛军,就从四品将军提拔为了飞云侯,百里东岳本身就已经是三品城主,这次消灭的叛军不下三十万,此等功劳封个王爷也不为过,怎么只是封了一个北庭侯?166小说

    不少人都觉得,陛下对百里东岳的赏赐,轻了些。

    百里东岳却不这样认为,相反他觉得陛下的赏赐重了,别人不知道,但他自己很清楚,所谓的平叛不过是他陪陛下演的一场戏。

    泰山军就算再能打,也不可能六七万人在两个月时间横扫数十万叛军,更何况还都是攻城战。

    之所以会这样,那是因为叛军中有太多陛下安排的人,比如刘启身边的商无言,往往仗还没打,叛军就已经投降了。

    百里东岳很清楚,这根本不是他的功劳,也不是泰山军的功劳,换成任何一支军队,结果都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这份功劳是陛下送给他的。

    百里东岳磕头行礼:“臣,谢主隆恩。”

    “平身吧。”刘永昌摆了摆手,然后看着文武百官,问:“诸位爱卿,还有事奏吗?”

    太子刘赢走到大殿中间,行礼后说道:“父皇,渤阳王还在殿外等候处置。”

    “渤阳王?朕怎么把这事给忘了。”刘永昌说道:“快让人进来。”

    很快,一身粗麻布衣的刘丰从殿外一路小跑进来,远远就噗通一声跪了下来,一点点往前爬,边爬边喊:“陛下,臣有罪啊,陛下!”

    刘丰前脚刚回麟州,后脚刘启兵败被俘的消息就传回来了。

    刘丰不是傻子,很快就意识到了,所谓的“七王之乱”大概只是陛下故意设下的一个局。

    刘启是什么样的人,刘丰还不清楚?那小子野心很大,但绝没有造反的胆量,一定是有人怂恿他。

    刘启很信任身边的谋士商无言,可商无言最后却背叛了他,现在想想商无言很可能就是陛下的人。

    是陛下在怂恿刘启起兵造反。

    这么一想,刘丰丰也想通了,为什么陛下会突然召他入京了,这一切都是陛下的计划罢了。

    不仅仅是刘启,其他几位起兵的王爷,大概也是受了陛下的人蛊惑吧。

    可陛下为什么要怂恿王爷们造反呢?造成天下大乱,难道就不怕皇位真的不保吗?

    想了许久,刘丰想到一种可能,陛下是想削王爵,收回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