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6章 宪宁郡主

    原来,这边看事情已经闹到了不可开交的份上,管事最终还是硬着头皮去告诉了贾赦,把他听来的话一一转述,“听说那写燕子的诗是在说老爷的不好,外头的书生们人人都夸三爷这诗做得好,骂老爷也骂得痛快。这三爷也是太不孝顺了些,若老爷不养,他是如何长这么大的?”

    贾赦被扰了高乐,本已是怒气冲冲了,此时听了这番话,还不气得一佛升天?

    他抓了一根马鞭便冲出来。

    贾琮也看到了,他不自觉地将双拳握紧,越发冷静下来。

    贾赦若能鞭打在他身上,效果自然更好,只少不得要受一番皮肉之苦。

    即便如此,他也无半途而废的道理。

    “这般说,这诗还是你自己做出来的不成?”贾政并没有看到兄长出来,兀自问道,想要套出,到底是谁给了这孩子志气,竟然敢挑衅家族。

    若让人相信,这事儿背后有人挑衅,便错不在荣国府了。

    “梁上有双燕”自然不是贾琮所作,出自白居易的《燕诗示刘叟》。

    白居易是唐朝伟大的诗人,只可惜出生晚了一点,生于武周之后,只存于贾琮前世所在时代的历史中。

    红楼世界的历史里,并无此人。

    贾琮道,“叔父,诗言志,歌永言,侄儿有感而发,五字成句,又有何难?侄儿恳请叔父能够说服父亲,若能给侄儿和姨娘一条活路,他日,侄儿若能有所抱负,必将十倍还之!”

    他转过身来,朝围观的人一拱手,孩童之身,却是意气风发,声音朗晰,“贾琮今日所作所为,均是万不得已,我年幼,无力事稼穑,谋生路。虽不济,但并不糊涂,绝不会听奸人所言,向家族父母身上泼脏水。若有人怀疑,这首诗不是我所作,可随便出题,我即刻答复,真假顷刻可辨!”

    这,好高的志气!

    有人喊道,“小子,此言当真?”

    “无半分假!”贾琮背对着大门,他也听到了风声,知道贾赦已经来了。

    “小子,小心啊!”

    一声惊呼传来,贾琮已然知道,贾赦的鞭子已经抽过来了。

    若是按照这个世道的礼法,贾琮应当遵循“小杖受,大杖走”的原则,但他前世从未被人打过,便是再淘气,祖父都不曾弹他一根手指头,哪怕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也依然不想挨上一马鞭。

    因此,他才会故意借着说这番大话,转过身来。

    若有人提醒,他便顺势而为,若无人提醒,他也可以当自己凭六感而躲过攻击。

    总之,他不想受罪。

    贾琮忙一哆嗦,顺势往旁边一躲,并没有完全躲过,那一马鞭,抽在了他的鞋子上,也不疼。

    但他依然哀嚎一声,如孩童一样抱着脚,不解而又委屈地看着凶神恶煞,面目狰狞的贾赦。

    “父亲,儿子做错了什么?儿子年幼,若是做错了事,父亲可否先教导?”